新春伊始,江苏苏通茧丝绸有限公司捷报频传。该公司首批货值100多万元的功能性真丝面料产品成功进入了香港市场,与此同时,苏通丝绸申报的3项丝绸面料专利技术拿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授权通知书。
苏通是从缫丝主业发展起来的全程产业链丝绸品牌。苏通在近年来茧丝价格持续走低、生丝加工成本上升、丝绸主要消费市场低迷的不利态势下,确立起用科技延伸丝绸产业链,研发高附加值丝绸产品抢占丝绸制高点的突围战略,积极用差异化产品开拓新兴市场。
创新才是制胜市场的唯一法宝。苏通一直紧扣市场脉搏大力实施技术创新,企业先后与苏州大学丝绸研究院、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等国内科研院所建立起紧密型合作关系。苏通丝绸依托企业省级功能性真丝针织面料工程技术中心,针对丝绸面料产品存在的一些易污、但也存在易皱、清洗污渍难等一些产品属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丝绸的市场推广的现状,苏通启动了功能性真丝面料新品的研发工作,把目光聚焦到防螨抗紫外线真丝面料上。据介绍,苏通防螨抗紫外线真丝面料产品,可阻止细菌在织物表面繁殖,赋予织物卫生、清新性,防止产生臭气,控制细菌污物的产生,能改善大多数织物的手感,防止对皮肤造成刺激。蚕丝对光的化学敏感性也一直是真丝面料应用的最大障碍之一,暴露在阳光下的织物会吸收紫外线。在有氧并有湿气存在的情况下,会发生许多自由辐射反应,从而造成纤维的脆损,苏通采用紫外线吸收剂,让产品耐光性能大幅提升,高于国家产品性能指标近10个百分点。苏通丝绸董事长徐金海告诉记者,下一步公司还将研发防水拒油、抗静电防辐射等新型功能的真丝面料新品,用高科技含量的真丝产品抢占市场的制高点。
自主技术才是企业名牌战略的驱动力。为了激发企业全员的创新潜力,鼓励科技研发,苏通专门设立了专利奖励基金,还制定完善了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科技创新技术成果奖励办法等多项规章制度,对企业员工的自主发明进行重奖。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苏通还通过产学研联合,与苏州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目前拥有高级农艺师、高级工程师和各类科研人员30多人。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让苏通丝绸实现了“月月有新品、季季有专利”的技术研发喜人局面。
据了解,苏通丝绸目前在丝绸面料领域已经拥有6项国家专利技术,企业在丝绸面料上形成了一定核心技术竞争实力。持续不断的创新投入,让真丝针织面料成为苏通继生丝、蚕丝被、丝绸服装之后,又一极具丝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