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人性格特点解读

发布时间:2015-03-23点击率:534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人文历史、地域文化和人们不同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造就了不同的地域性格。

  在《形形色色中国人》一书中,我以独特视角,通俗而幽默的语言,生动描写了全国各个省、市(区)人们的性格特点,深刻剖析了群体性格形成的原因,真实呈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群体形象、性情禀赋、风土人情和人间百态。

  中国人的性格是双重的、多元的,甚至是矛盾的,既有优点又有缺点,这些不同的性格既是复杂的文化演变,又是简单的基因传承。

  从地域性格上看,北京人豁达大气,上海人精明重利,天津人乐观幽默,重庆人外向火辣,山东人豪爽仁义,陕西人憨厚实诚,山西人忠厚节俭,广东人开放包容,广西人热情开朗,湖北人耿直重义,湖南人倔强霸蛮,浙江人刚柔相济,贵州人豪放大方,云南人淳朴保守,安徽人温文尔雅,四川人乐观厚道,内蒙古人彪悍豪放,河北人忠厚保守,河南人勤劳朴实,江苏人温婉稳重,福建人敢拼敢闯,香港人精明逐利,台湾人勤劳谦恭……,真可谓形形色色。

  我们都知道,人们性格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人的遗传和家庭教育因素之外,还与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地域文化、饮食习惯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地方的人从小开始,经受什么样的风雨洗礼,经受什么的历练,经受什么样的环境熏陶,就会形成独特的地域性格。

  古往今来,中国人的性格就是传统文化的集中显现。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在每个中国人身上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总体上保持了一贯的中正、中和、不愠不火的个性,获得了一种稳健、从容的人生姿态。中国文化中的“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等,都是在群体和个体间求得折中、调和的认识态度,是对中庸之道的一种合乎人性的理解。而中庸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让中国人形成了内敛、封闭、保守、忍让、委曲求全、韬光养晦和自我压抑的性格。并在中庸思想的浸染下,中国人的“忍为上,和为贵”的性格逐渐形成并固化。

  中国人讲究中庸,做什么事都要讲平衡讲稳妥,稍微霸道点、疯狂点,别人就要说你不厚道,这就造成遇到重要的事情往往下不了决心,习惯于等待观望,瞻前顾后,往往错失良机。

  齐鲁文化、燕赵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三晋文化、关东文化等地域文化对这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个性气质、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以及性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国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讲究风味。风味是什么?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流行为“风”,滋味为“味”,一个地区“流行的滋味”就是风味。华夏地域辽阔,各地民风食俗不同,也就有不同食俗及风味特点:南味甜,北味咸,东边辣,西边酸;南方米,北方面,沿海常常吃海鲜,江浙味淡多清鲜,闽菜爱用红糟腌,酸辣突出在湖南,麻辣味浓在渝川,重庆喜欢麻辣烫,贵州酸汤美名传,浓油赤酱上海滩,江西瓦缸味醇鲜,新疆烧烤重孜然……可见风味既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体现,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结果。

  林语堂说,“吃是一种文化,它反映的是一个地域性格”。四川人、湖南人、贵州人都爱吃辣椒。“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贵州人怕不辣”。所以这三个地方的人具有火辣外向、热情奔放、豁达乐观的性格特点。

  中国的古人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西方也有名言:“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甜蜜的爱情、美满的婚姻、幸福的家庭、亲密的朋友、信赖的知己、腾达的事业、辉煌的成就、别人的仰慕……这一切我们每个人都想拥有,没有人希望自己在人生的路上遭遇失败。但成功除了离不开机遇与自己的拼搏外,与自已的性格优劣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要认识自己,找出性格中的优点和缺点,要保持优点,要改掉缺点和不良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在各个方面获得成功。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