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企“出海”不要急功近利

发布时间:2015-03-23点击率:562

 早在两千多年前,川商的足迹就沿着古西南丝绸之路,一路到沿大理、保山、腾冲构成的永昌道,抵达缅甸、到达印度……到今天,全川也已经有2028家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了经贸往来。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有着多年“出海”经验的四川企业家,他们“调研”一带一路机遇的情况怎么样?他们又有什么“出海”的故事?又可以给川企下一步走出去提供哪些可借鉴的经验呢?就此,记者采访了长虹集团董事长赵勇。

  目前,长虹在5个国家设立工厂,销售机构和研发机构则是遍布全球,在2014年,长虹出口海外市场的产品接近15亿美元。

  作为长虹集团掌门人的赵勇有什么经验得失呢?

  “国际化还是我们正在极力去弥补的短板,所以经验真的谈不上,困惑一大堆。”赵勇非常谦逊地说,做好国际化,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行业,目标是不一样的,国际化的做法也是不一样的。他的期望是,能够成为一个全球受人尊敬的企业。

  赵勇进一步解读说,要成为全球尊敬的企业,首先就必须是一个品牌,必须要在全球市场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化的路子是长的、艰苦的。我们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恒心和耐心,不能抱着一种短视的急功近利的想法去冲刺海外市场。”

  而想要成为一家受人尊敬的企业。赵勇的看法是,企业的品牌要给消费者带来特殊的价值。“你可以卖得很多,人家只是说你的价格很高,不会尊重你的;你一定要给消费者创造独特的价值,你的品牌给消费者带来一种愿意去购买这样一种牵引。从而,品牌在消费者脑袋里面反应出来的是美好的词汇。”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