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部门介绍,总投资215亿元的四川甘孜藏区“电力天路”及无电地区建设工程项目2015年将全面建成。
■ 郭入源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过去对巴蜀四川出入困难的真实写照,如今这种说法已变成历史,因为有了政府大力投入,“蜀道难”已变“蜀道通”,除了公路的建设,各种民生工程也进入了新常态格局。
据中国产经新闻报报道,四川省山区众多,山区公路弯多坡陡、临水临崖情况相当普遍。为保障行车安全,四川省从2013年起投资45亿元,为1.76万公里隐患路段加装防护栏。2015年还将投入17.5亿元,新建设路侧护栏6800公里。
近年来,全省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让更多人分享改革成果,同时拉动经济增长,成为新常态下四川各级政府“花钱”的新导向。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放缓之际,四川省2014年各级民生支出达4410亿元,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六成以上,比上一年还提高了0.9个百分点。保障房、养老保险、就业服务、扶贫攻坚,四川省2014年向全省人民承诺的“十项民生工程”和19件民生实事全面兑现。
以棚改为例,四川在中央下达任务的基础上主动加码,2014年共改造危旧房棚户区和建设保障性住房51.8万套,位居全国第二位。
据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住建厅厅长何健介绍,四川危旧房、棚户区改造任务约为150万户左右,其测算投资为6000亿元,直接带动的资金进入达8000亿元,拉动上下游产业规模可能达1.4万亿元。
正因如此,四川省去年在全国率先出台的“稳经济促增长”的16条措施中,明确将棚改列为重要内容。
与此同时,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表示:“这是一种对经济定向的‘微刺激’,在解决民生诉求的同时,实现稳增长,可谓一举两得。”
记者了解到,就四川省4410亿元的民生投入而言,不仅实实在在地用到了“刀刃”上,也为四川消除发展不平衡、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据有关部门介绍,总投资215亿元的四川甘孜藏区“电力天路”及无电地区建设工程项目2015年将全面建成。
随着雪域高原上一个个孤立电网全部接入国家电网主网,不仅甘孜多年来的用电难题将彻底解决,州、县的发展规划与设想也正从纸面上逐步成为现实,当地丰富的水电资源也得以转变为发展优势,不再为“捧着金饭碗却没饭吃”发愁。
2015年,四川省明确提出,确保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65%左右,继续实施好“十项民生工程”突出办好20件民生大事。
如此看来,全省民生投入正在成为四川应对新常态挑战的重要武器,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