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30多家中小企业“论剑”管理

发布时间:2015-04-08点击率:613

 “招人不难,但要管理好这些人却是现在最头疼的事……”近日,30多家来自台州各县(市、区)的中小企业代表汇聚在路桥,和来自温州的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团队的专家一起,探讨企业管理的相关话题。

  制度建立后,员工执行为啥那么难?

  这次参会的30多家中小企业,大多是传统制造企业。

  杨志军所在的柯氏电器专攻发电机配件生产,现有员工200多人。随着公司渐渐壮大,杨志军发现除了生产经营上的问题,如何管理好底下这200号人,成了他最关心的话题。

  “员工年龄层以60后和70后为主,很多都是公司的老员工。”杨志军说,这些年来,公司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且不在少数,但真正执行起来的,却寥寥无几。

  对于杨志军的烦恼,52岁的温岭大世纪泵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疏仁启也有一肚子苦水要倒,“公司的管理中层大多和我差不多年纪,而基层的员工则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较多,在执行一些制度上,存在很多代沟和阻碍。”

  听了几位中小企业代表的讨论后,国家高级职业经理人蔡忠成认为,台州的中小企业在制度执行与员工管理上,大多存在一个误区,“制度,不是老板制定给员工用的,而是制定给所有人的,包括老板、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

  蔡忠成给大家一个建议,制度的执行力应该由上而下,人人平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将素质原本参差的员工拢在一起。

  开那么多会,有些事为啥还不能落实?

  在众多的企业代表中,兼管两家公司的美女高管郑诚诚显得很特别,她说自己不是来学管人的,是来学习其他企业都是如何开会的。

  郑诚诚说,大家都会在各自的小组里开各种会,但会议的效果却不那么理想,“好像会议上布置了事情,就只是说了而已,一般三四天工夫,大家都会忘记会议上强调的事,经常会拖延。”

  郑诚诚的这席话,同样引起了热议,不少企业代表也抱怨,很多时候好像是为了“开会”而开会,是否能达到会议效果,似乎并没有那么多人去追究。

  “会必议,议必决,决必行,行必果。”蔡忠成用12个字总结会议的意义所在。

  在被问及如何开会时,郑诚诚说出了大部分会议的流程:老板或主管在会上或布置任务,或表扬批评,员工大多在底下洗耳恭听。

  “说了不代表做了,做了不代表做好了。”蔡忠成说,“会议是计划,而会议结束后的检查、监督、执行、补充、修正等步骤,又有多少企业管理者会做全?”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