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储压力大 挖角成银行员工任务

发布时间:2015-04-16点击率:669

 受到降息因素和股市牛市行情的影响,曾经被誉为揽储利器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吸引力正在逐步下降。揽储已经成为各家银行的基层支行不可能回避的难题。

  “你近期有没有认识想换工作的银行人?”近期,有多位和羊城晚报记者相熟的银行支行行长一见面便开始打听是否有合适的人选推荐,求贤心切溢于言表。甚至有一家股份制银行广州分行的中层干部向记者透露,从同行那里挖角已经成为该行2015年一个很重要的发展策略,“甚至很多员工都领到了任务,有义务为银行推荐合适的人选”。

  广州本土银行频频抢人为哪般?有广州银行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是因为2015年以来部分银行的基层员工离职率较往年有所上升,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银行今年以来的经营压力确实需要一批精英和“新血”进行缓解。

  “招人难,招到合适的人更难”,据广州一家股份制银行的支行行长透露,从支行层面来看,更愿意招收熟手,“尤其是零售条线,今年揽储压力巨大,必须找到有客户资源的新鲜血液进行补充”。

  小武是近期从某国有银行离职的一名基层柜员,他选择休息一段时间后再次重新出发,这次他的选择是一家城商行,岗位几乎和以前一样,仍然是基层的综合柜员。在小武看来,不同银行的同一职位的工资差别非常大,“以柜员为例,城商行和农商行要比股份制稍好,国有行和外资行的薪酬待遇稍差”。

  另一方面,近期热门的股市牛市行情和互联网金融的大热,也为不少银行人的出走“添了把火”。比如某股份制银行广州分行的中层就在近期开始创业资金做私募,而另一家广州银行的中层则跳槽去了一家本土P2P平台。

  广州市内更有两家P2P的创始人同样来自银行体系:融资易的创始人之一的李怡新是原广东省农业银行副行长、原广州银行副行长,另一家名为郑勤金融的创始人郑勤则是原深发展广州分行行长,后来曾成为华兴银行广州分行的行长。而当互联网大潮来袭,两人纷纷开启创业之旅,记者查询两家P2P企业发现,其平台的原下属均来自银行系。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