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传统制造企业如何谋求新生?面对经济的下行,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四川长虹”)在产品上植入移动芯片,以智能电视、智慧物流谋变;在管理上将财务系统嵌入公司经营全过程,以财务变革助推利润增长。
近日,四川长虹财务总监胡嘉在接受中国会计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四川长虹以“业务驱动”为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运用互联网技术对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进行一体化设计。财务人员已经实现了从事后核算型向事前管理型的转变,全程渗透到企业生产、采购、营销的全过程。
实现成本经济管理
胡嘉介绍,在四川长虹,财务人员通过深入了解业务甚至是参与主导业务系统设计的方式,引入互联网思维,在业务发生的第一源头如采购环节就标记好正确的会计属性,从而实现从业务源端对财务结果的直接驱动。
作为一家制造企业,面对近两年来消费市场的低迷,四川长虹借助互联网动态、实时等技术加大了成本管控力度,向成本要效益。“我们理解的成本,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限于制造成本,还包括管理成本、运营成本等,向成本要效益也不仅是加强成本核算,更多的是通过成本管理来实现成本的经济性。”胡嘉表示,在四川长虹,除从技术角度进行设计优化及精细化工厂现场管理外,还通过ERP系统中的制造精细化管理及互联网实时最佳库存管理等方法,实现了存货各种状态的经济分布及对无效或低效资金占用的降低,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四川长虹还通过多种手段降低企业综合成本,比如其通过自主开发资金管理平台,提高资金计划的管理精度,并结合多样化金融工具的研究运用,提升资金运营效率,降低公司资金成本。
智慧物流减少资金占用
胡嘉认为,现金为王是王道,企业在任何时候都应该遵循这个定律。
“拓展融资渠道、融资市场和融资主体,保证公司融资的足够弹性是我们资金管理的首要目标。”胡嘉告诉记者,四川长虹充分利用资本市场、银行间市场、银行信贷产品、证券信托等资产支持证券产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实施多元化融资。“四川长虹还充分利用其跨国公司性质,大力拓展境外市场融资,实施了包括点心债、美国商业票据(USCP)等在内的海外融资产品,利用不同交易规则和市场特性,降低政策和市场等单一区域融资局限性。”胡嘉称。
“从供应链着手,内部挖潜和外部增收双管齐下,增加现金储备是公司资金管理的关键性措施。”胡嘉介绍,四川长虹在内部挖潜方面,从设计和生产入手,通过产品通用性提高物料齐套率,通过信息化提高智能制造效益,通过实施智慧物流项目改变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管理模式等系列举措,系统性实施公司内部挖潜,减少物资或成品在公司内部停留时间,减少资金占用。
在外部增收方面,通过采销政策配合,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经济地替代性解决商业信用占用,在增加公司现金储备的同时也为供应链带来整体成本节约。
抓好汇率风险管控
当前,汇率市场波动难测,四川长虹在开拓国际市场时十分注重汇率风险管控。胡嘉认为,“在当前政经环境下,汇率管控重点是‘波动’而非单边升、贬值,波动就意味着有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每个企业都应该量体裁衣,结合自身业务有针对性地实施汇率管理。”胡嘉向记者介绍了四川长虹的四项具体做法。一是根据公司确定的稳妥型外汇管理策略,以平滑化和可控性为管理目标,而非投机。二是根据汇率波动特性,“阶梯式”分段锁定。三是充分利用不同外汇工具和外汇市场,结构化选取外汇工具,差异化优选交易品种和市场。四是从业务合同源端入手,充分利用人民币国际化,适当增加人民币结算量,减少外币交易结算,从根本上降低汇率波动影响。
胡嘉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财务应适时创新助推企业发展。首先,财务人员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效率,及时、精准核算反应每项经济业务实质,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支持。其次,从财务管理上讲,财务人员需要从管理上挖潜增效,加强资金运营管控及税务筹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