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营孜矿强力推进经济效益型生产

发布时间:2015-05-12点击率:598

 换个思路天地宽。面对市场经济危机,战胜困难、摆脱困境、节约资源、降本增效,关键要强力推进经济效益型生产,学会“紧螺丝”、“拧毛巾”,控制好成本,做到精细生产,精益经营。

  直面煤价下降、销量减少的困境,皖北煤电集团钱营孜矿围绕“提质增效、增产增效、降本增效、减人增效”四个方面强力推行经济效益型生产,通过强化经营举措,深挖内部潜力,实施科技攻关,扭转了经营困难局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抓住设计源头

  一次性节省6000万

  抓住了源头就是抓住了降本增效的关键。钱营孜矿按照推行经济效益型生产的目标要求,拓宽思路,探索路径,从源头设计抓起,对W3223工作面的设计进行了修改,通过详细的计算分析,在原切眼中部位置按照方位角7度施工370米下降风巷,随后按照方位角97度施工外段切眼125米,与原风巷贯通。此方案的优化设计,解决了工作面回采导致南坪镇丁许家、邹王家两个村庄征迁安置的问题。同时,通过优化改造,有效消除了W3225工作面沿空掘进期间的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

  “我们通过对W3223工作面进行优化设计,对切眼进行改造,减少了两个村庄的搬迁,仅这一项工程就为矿井节约村庄搬迁费用6000万元,但这只是推进经济效益型生产的一个开始。”该矿生产技术部部长赵强介绍说。

  差异化管理

  降本增效新招频出

  精打细算才能过好日子。围绕集团公经济效益型生产暨二季度经营工作会议要求,该矿实施推进差异化管理,制订了《钱营孜煤矿经济效益型生产课题攻关分解表》,分别确定了“提高精煤产量、增产标煤产量、轨道一次成巷、岩巷喷浆厚度调整、电力市场化”等12个经济效益型生产及差异化管理课题。据该矿相关人员介绍,课题的实施开展,预计将产生经济效益4200万元。

  低成本战略并不是控制成本绝对值的降低,而是要将成本投入的比例降到最低。本着这一思想,该矿从推进技术经济一体化等方面入手,制定了材料支出下降450万元的目标,实施推广巷道支护材料差异化管理,经过认真研究求证,对支护的间排距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间距80厘米,调整到90厘米。同时该矿还不断对支护材料进行更换,将原金属菱形网替换成塑编网,每张节约17.14元。在煤巷锚网梁索支护段,该矿还将原帮部KTM4钢带替换成梯子梁,单价节约30.71元。

  同时,该矿还不断优化轨道铺设工程,实施开展一次成巷工程。针对以往巷道轨道铺设采取先铺每米22公斤的轨道作为临时道,等够500米时再重新铺设38公斤正规道的生产工艺,造成返工材料、人力浪费的现象,率先在西三轨巷道推行轨道优化项目,发挥平行作业优势,做到“三同时”,同时进尺、同时出货、同时铺设轨道,真正实现了巷道一次成型,节约转道、轨道轨枕等材料费用30万元。

  依托技术攻关

  创新赢来效益

  “安全靠管理,生产靠条件,经营靠技术”这是该矿矿长尹纯刚倡导的管理理念。推进经济效益型生产,只有不断依靠科技创效推进才能实现真正挖潜提效。针对设备多,怎样提高技术化水平,把成本和资源降下来?该矿坚持技术创新与矿井发展工作相融合,不断将经济效益型生产范围覆盖到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技术革新等各个领域,推动经营效益型生产的逐步提升。

  “以前,我们打运物料每一钩提升从起钩到卸载点需要用时138秒,经过科技攻关后,现在提升一钩物料仅用时123秒。这样,每钩比原来少用15秒,每小时多提3钩,每年多打运物料6万车左右,既提高了主副井提升效能,又降低了用电损耗。”在该矿副井口,参与技术攻关的机运事业部员工陈伟指着正在运行罐笼对笔者说。

  经济效益型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全员参与、全面推进,才能“全面开花”。面对原煤价格持续走低,销售困难的实际,“粗粮”销售已不能满足效益需求,唯有提高煤质,拓宽“精煤”加工空间,才能更好地未煤炭销售注入活力。该矿不断做活精煤洗选文章,根据煤质变化调整操作方法,提高精煤处理量,对204破碎机进行改造,通过改变动筛精煤的粒度组成,将原-50毫米的破碎粒度改为-30毫米,从细颗粒中进一步提取精煤,改造后每天将增收精煤45吨,全年将提高精煤洗选16400多吨,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