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横琴新区在全国率先推出“商事主体电子证照卡”。这张集营业执照和其他登记、许可、备案、资质认证等信息为一体的“企业电子身份证”,是横琴又一项重大制度创新。
自贸试验区的实质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其灵魂则是创新。距离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珠海横琴新区片区挂牌仅十余天,横琴新区已有一系列改革创新措施陆续落地。
如今,国家级新区与自贸试验区叠加一身,横琴新区步入2.0时代。新时代的改革创新,将为横琴突破哪些瓶颈,解开哪些束缚,又将创设怎样的发展环境?
“电子身份证”抢先落地
4月29日这天,大横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横琴首批拥有了自己的“商事主体电子证照卡”。公司总经理邓练兵感慨不已:“一张小小的电子证照卡,带给我们企业的实惠却是实实在在的。”
企业有了这张“电子身份证”,就能在行政审批、商务交易、金融应用等多个领域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以往,企业要持有工商、税务、质监、检疫、海关等多个部门颁发的证照,而有了这张电子“身份证”,企业办事从此“一卡通”。
自2009年正式启动开发建设以来,横琴以营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核心的体制机制创新试验硕果累累。全国率先开展商事登记改革、全国率先开展司法改革等亮点,曾在国内引领风骚。
如今,进入自贸时代的横琴,承担促进粤港澳深度融合、促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三大使命。自贸区的本质不是政策优惠“开小灶”,而是制度创新“打前锋”。横琴改革创新步伐势必需要快马加鞭。
市委书记李嘉强调:“自贸试验区的灵魂是创新,其中关键是制度创新。”
市委副书记、市长江凌也要求:“横琴自贸片区将坚持以制度创新为工作核心。”
企业“电子身份证”的出炉,可谓拉开了横琴自贸时代系列创新的序幕。
系列创新厚积薄发
如今,2.0时代的横琴,正突出港澳元素、港澳特色,以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政务服务便捷化为重点,加快建立适合自贸区发展的法规、政策和监管体系,推进负面清单管理、跨境金融服务、司法管理体制、政府监管制度等改革创新。
记者从横琴新区获悉,在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方面,横琴将成立由专业人士组成的咨询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创新研究院,为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创新项目。
法治环境方面,横琴通过设立知识产权法庭驻横琴巡回法庭,成立粤港澳商事仲裁调解中心等,构建国际化的商事纠纷仲裁体系和调节机制。
横琴还将设立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打造具有横琴特色的“知识产权银行+金融资本全链条服务+创新成长指数”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支撑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横琴自贸片区的创新并非白手起家,而是此前体制机制创新试验的厚积薄发,由此保证了自贸时代的改革创新能厚积薄发,快速落地,立竿见影。
前述企业“电子身份证”,正是此前横琴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孵化的又一个成果。而紧跟着“电子身份证”,一场工商、税务、质监部门“一照三号”登记制度改革也正在横琴加紧酝酿。
自贸“红利”惠及市民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不少市民在家门口体验了一把“海淘”:横琴自贸片区首个进口商品展销体验中心——昊远跨境电商产业园O2O展销体验中心试运营,首批2500多种进口产品让市民惊喜不已。
近日,记者从该直销体验中心了解到,试业一周以来,日均客流量超过万人,销售额破百万元。本月中下旬,直销体验中心将正式营业,届时商品种类将更丰富,市民购物将更方便。
这是横琴自贸片区挂牌后带给普通市民的最直观、最快捷便利的“实惠”之一。事实上,在各种“高大上”的政策红利之外,横琴自贸时代的创新给普通市民的惠民“礼包”亦有不少。
横琴自贸片区挂牌短短几天后,横琴新区国税局、地税局迅速落实国家税务总局相关部署,一举推出“国地税通、易办税通、港澳税通”12项创新服务举措。
以其中的“国地税通”为例,其实现了“进一家门,可办成两家事”。而其中的“港澳企业税务顾问”,则专门为横琴港澳企业整理、提供、解读有关税收政策,提供税务专业顾问式的服务。
与此同时,拱北海关也从支持粤港澳深度合作、创新海关监管制度等方面推出18项具体措施;边检部门则加速推动澳门单牌车进出横琴、推动港澳游艇进出横琴及珠海查验管理政策落地等;检验检疫部门也正创新监管模式提升横琴自贸区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