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晨 互联网让未来显现越来越多样的可能性

发布时间:2015-05-21点击率:698

 余晨,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他在互联网、电子商务及软件领域有近20年的从业经验,曾任职于美国甲骨文总公司、John Deere Health Care、AT&T贝尔实验室(实习) 。拥有多年在硅谷工作生活的经验,也在国内成功创业,并长期关注历史和哲学,这使得他能够融合科技与人文,从多元化的视角反思互联网,为普及互联网做了大量工作。余晨也因此被中央电视塔邀请,担任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的顾问,与众多互联网历史人物进行了精彩对话。

  ■ 记者 王萍  

  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一时间成为热词。4月,由杭州蓝狮子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策划,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看见未来:改变互联网世界的人们》正式出版,被誉为“全球首部历史创造者亲证的互联网通史”。

  这是互联网群星闪耀的时代,巨人们用最尖端的技术和自成体系的哲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甚至影响了整个世界和人类的历史进程。在这个时代,没有人可以避开互联网的渗透。互联网早已不是简单的技术变革,人们正试图赋予其精神和内涵,以期互联网能更好地为人类所用。

  为了读者更好地了解作者本人,读懂这本互联网通史以及成书的意图,在蓝狮子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记者采访到了该书的作者余晨,从他的海外工作经历谈起,谈到了他的创业、易宝支付,谈到了互联网、互联网精神,希望能够勾勒出他思想发展形成的大致轮廓。

  我们看到了支付背后更大的视野

  记者:多年在硅谷工作生活的经验给您创业带来了哪些影响?怎么评价您在国外的工作经历?

  余晨:在创建易宝支付之前,我曾任美国甲骨文总公司主管、产品市场经理,负责推广甲骨文的应用服务器产品、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及全球战略伙伴合作。并先后在JohnDeereIT,AT&T贝尔实验室担任职位,还曾任美国硅谷中国无线协会理事。

  硅谷的技术和创新,还有那里的人文精神和思维模式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硅谷是一个不断产生“从0到1”的地方,让你能够拥有改变世界、敢于冒险、颠覆传统的勇气,这种感染力是巨大的,也是推动我后来参与创业的原因。

  记者:为什么在创业的时候选择了做“易宝支付”,而不是其他?

  余晨:产生创建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念头产生于2002年,那时候中国的电子商务刚刚萌芽,那时我的创业伙伴,也是现在的易宝CEO唐彬带领团队回中国考察,在行程中发现买机票的过程很繁琐,需要在酒店等人送票过来再一张一张的付现金,既不方便也不安全。我们开始意识到中国的支付市场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成立于1998年的PayPal在硅谷树立了电子支付的典范,我们意识到这是我们的一个创业契机。

  支付这个行业可能大家过去了解不多。我们先从《从0到1》作者彼得·蒂尔的故事说起(这本书中文版也是我作序推荐的)。彼得·蒂尔在《从0到1》这本书中反复提到一个公司,就是贝宝(PayPal)。

  硅谷里有很多赫赫有名的公司,比如谷歌,Facebook,惠普,苹果等等。但是有一个公司非常的特别,从这个公司出来创业成功的人比其他公司都要多,出来过很多赫赫有名的人。比如说埃隆·马斯克是Space X、特斯拉的掌门人,再比如说Linkedin(领英网)的老大、创始人霍夫曼,再比如说Youtube的陈士骏等等,都是从PayPal出来的牛人。所以PayPal后来出来的一群人形成了一个圈子,他们在硅谷有一个美称叫贝宝黑帮。

  那PayPal黑帮为什么这么牛呢?它为什么能出这么多人才呢?其实这里面有两个特别主要的原因,这两个原因都跟支付这个行业有关系,跟电子支付这个行业有关系。

  第一个原因是,咱们的读者可能大家每天会看很多商业新闻。但是做支付的人看商业的时候,他不是只看这些新闻,他还看大家进出的支付数据。在商业中,不管你是做什么生意,最终都是要做交易,而交易是通过支付来实现的,所以支付数据在整个的商业圈中是很核心的数据。

  做支付做得比较久的人或是位置比较高的人长久看大家的支付数据,所以他也就能看得出,做什么生意能挣钱,做什么生意不能挣钱,他看到的都是干货或是本质,所以做支付的人往往对商业的本质理解得更透。这就是他们出去创业成功的概率比较高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也是跟支付相关,因为支付是属于一个运营性的产品,他跟其他的单点产品不一样。比如说你买个手机,你把手机拿到手以后,你就跟这个手机厂商没太大关系了,除非有天坏了你要去找他修。

  支付就很特别,当我把支付给客户接上的时候,你每天都得关注那个付钱的人,也要关注收款的人,同时上面还会有这个监管机构看着你,中间有卡组织有银行,网上还趴着一批洗钱的、盗卡的、黑客等等,所以做支付的人几乎每天都在打仗。就像战场一样,做支付的人往往都是从这种战场上一仗一仗打下来的,叫做“商业硬汉”

  我们看看国外的先驱们怎么来说支付吧。彼得·蒂尔认为:“21世纪的支付,是为了保护每一个人的货币财产”。Square 创始人Jack Dorsey认为:“支付从来无关金钱,而是买家和卖家之间的价值交换”。Ripple创始人Chris Larsen则更进一步:“我们搭建的不是支付网络,而是货币的未来”。而在Affirm 创始人认为:“数据是新世界的货币”。这些理解早已超越了冷冰冰的工具,而赋予了支付更丰富的人文内涵。

  用易宝CEO唐彬的话来说,对第三方支付企业来说,我们更看到了支付背后更大的视野和丰富的内涵。支付背后是什么呢?是交易,而交易的背后是生活。所以恰如Visa 创始人所言:“这是献给这个星球上每一个人的 礼物”。

  而以易宝支付所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对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三方支付是交易的核心环节,天然的信任中介、拥有真实大数据基础和闭环的商户资源,并推动着金融生态系统多元化。我们现在的战略就是“支付+金融+营销+征信”。

  记者:请对您十多年的创业经历做个小小的总结。

  余晨:成立于2003年的易宝作为互联网金融专家,首创了行业支付模式,陆续推出了网上在线支付、非银行卡支付、信用卡无卡支付、POS支付、基金易购通、一键支付等创新产品,先后为数字娱乐、航空旅游、电信移动、行政教育、保险、基金、快消连锁、电商物流等众多行业提供了量身定制的行业解决方案,为产业转型及行业变革做出了积极贡献。

  记者:创业最怕什么?

  余晨:创业最怕丧失勇气和创新精神,缺乏专注的精神。

  我要特别感谢唐彬和我们的团队,我们是一群人的浪漫。

  《看见未来》读透互联网精神

  记者:假如没有参加央视《互联网时代》的拍摄,您会不会做这本书?如果做,那将会以怎样的形式呈现?

  余晨:《看见未来》是以央视《互联网时代》拍摄为契机写成的,这是全球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反映互联网崛起和发展的大型纪录片。也只有以此为契机,才能如此系统梳理互联网的源起和发展,接触到如此多创造互联网历史的人。

  记者:已经自己创业了,又去参与纪录片的拍摄、写这本书,也就是说您并没有专注于自己的公司,这多少让人觉得您有点不务正业了。是这样吗?

  余晨:易宝支付当时正处在高速发展期,我作为联合创始人能够拿出大段的时间去参与一个纪录片的制作,还得感谢易宝支付CEO唐彬和整个易宝团队的支持。

  我们一致认为,这部纪录片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是全球第一部系统反映互联网全貌的大制作,而且都是创造了互联网历史巨人的亲口证言,不少重要人物已经老去。也许,再过10年,不可能再有机会拍摄这样有如此多当事人亲证的作品,现在就参与,责无旁贷。

  记者:书中记录的改变互联网世界的人们这个群体,给您印象最深的是谁?为什么?

  余晨:印象都很深,并不存在谁最深,比如互联网之父就有好几位,他们都为互联网的诞生做出了卓越贡献。

  记者:您认为这本书的精华在哪里?请解读一下互联网精神。如果请您用一句话来向企业家读者推荐这本书,您会怎么说?

  余晨:写互联网的书很多,谈论互联网精神的书籍也比比皆是,但由创造了互联网历史的巨人,如此系统地从互联网起源开始直到今天各个时期的巨人,如此系统地阐述什么是互联网?什么是互联网精神?互联网为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看见未来》还是全球首本。

  它的精髓在于:

  首先,它关乎我们的未来。互联网让未来呈现越来越多样的可能性,今天不会是昨天的重复,明天也会有别于今天。每个人的未来都不一样。多种多样的可能性,才让未来难以揣测,也更加值得期待!

  其次,为什么网络对于“未来”很重要?互联网是一种水平发生的革命。互联网带来的改变并没有局限在一个垂直的领域里,而是渗入到各个专业领域、各个行业里,发生在每个流程或者细节当中。因此,互联网有如水一般模糊了工业时代专业与专业、行业与行业、组织与组织、个人与个人之间曾经泾渭分明的界线……

  互联网的崛起,不仅将我们身外的世界,更将我们的思想连接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整个人类推进比特世界。它所改变的绝非只是我们身外的世界,而更关乎我们自身。互联网正在把我们塑造成一个新的物种——“网络人”,这就意味着,如水的出现能够滋润生命的萌芽一样,在此之后,这半个世纪里随互联网崛起而兴起的比特世界,将与原子世界比肩相依,链接共生,滋养无数多的可能性,由此掀开这个星球又一个全新的篇章。未来将更加扑朔迷离,却也更加让人期待!

  第三,网络不仅仅是互联网。网络并不简单等同于互联网,如生态网、人际网、贸易网等,自古就存在。以多样的视角去理解网络,理解互联网,会看到令人意想不到的精彩风景!

  在14世纪之前,中国社会曾是公认的全球最先进的知识社会。然而,当时的明王朝认为人们太聪明、知道太多会酿成危险,因此禁止制造能驶出中国海岸线50公里以上的船只,同时奉行锁国政策,封闭信息,以致没有任何新信息能进入明朝。中国把自己从当时世界的信息网络、交通网络、贸易网络中割裂出来。到了19世纪时,中国已经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地步。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农村流行的口号“要想富,先修路”,这其实折射出偏僻的乡村期望通过接入交通网络,进一步接入商业贸易网络来改变自己命运的意识。

  第四,为什么互联网成为网络的代名词?人类历史上确实有诸如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等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进步,但互联网的崛起更为伟大。即便是最近的工业革命,也不过是在用机械延伸人的肢体。互联网延伸的则是人的大脑、是符号、是信息,当这一切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时,让信息的排列组合具有无穷多的多样性组合的可能性。这也就是凯文·凯利所宣称的“全球脑”。

  虚拟世界不是在有了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才出现的,人类自从产生了文化基因,就从来都存在于双重现实之中。互联网的出现,使得这个虚拟的意义世界得到了彻底的表达和释放。

  第五,网络的特点或互联网精神。

  去中心化:恰如没有预设目的,没有自上而下设计的生物进化一样,互联网的本质就是去中心化的,在互联网里没有一个中央控制的存在,创新都发生在边缘,这就是“失控”的要义所在。

  自下而上:与工业时代围绕中心,预设目的,实现自上而下的控制不同,互联网呈现的是去中心化,无预设目的,自下而上发生的特点。因此,工业时代历史的演进是今天致力实现昨天预设的目的,而互联网时代历史的演进是今天面朝明天呈现多样化的可能性。互联网在发生,在更新,也在不停地自我修正,我们每个人都身在其中,实现自我。联网和涌现:当不同的神经元连接在一起时,就形成了有智能的大脑。当不同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时,互联网就会涌现出不同于单个计算机的智能。

  “联网”如此奇妙。因为曾经造出当时世界上最快的电脑,很多不同学科的人来找丹尼尔·希利斯使用他的计算机。这让丹尼尔·希利斯一下涉猎甚广。现在丹尼尔·希利斯把一个领域的知识带到另一个领域,事实证明,跨学科和跨领域研究非常有用。经常有一些问题是用单纯物理知识难以解决的,但用生物或艺术方面的知识就会有很大帮助。跨学科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完全不同的可能性。

  从更大的视野来看,在进化中,正是因为有了足够多 “联网”,才有可能呈现新特性和进化。生物领域是如此,互联网领域也是如此,比如凯文·凯利所谈到的互联网让知识彼此排列组合的可能性呈几何级数爆发增长,也因此才推动了新知识的诞生和繁荣。这个时候,时间就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凸显出来,因为必须有足够的时间,才可能实现充分各种“联网”。

  P2P:P2P是一个互联网用语,原义为Peer to Peer,直译为中文就是点对点,最早它用来指称一种去中心化的网络技术——对等计算。例如过去许多人用到的电驴下载,BT下载,背后支撑的就是P2P技术。所以大家对P2P技术最直观的体验是,下载资源的人越多,下载的速度反而越快,因为参与下载的人都在贡献他的计算机资源,这和大家曾以一台服务器为中心下载,下载的人越多速度越慢是大不一样的体验。

  所以P2P最终体现的就是一种互联网精神,理解它有几个要点:它是去中心化的,不需要中间的把门人,不需要中间的媒介。它是开放的,可以让更多参与方参与进来。它也最充分体现了参与的力量,每个参与者相对都平等,享受资源也贡献资源,最终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灵活开放:网络灵活度高、适应性强、而且很开放,它贯穿人类历史始终。不过在历史上,网络这样的组织形式确实曾经难以胜任大量的人群或信息的管理。这就是为什么对过去的军队、教会、帝国来说,垂直组织或者等级结构的组织形式更为高效。

  稍加回顾历史就可以理解卡斯特尔的观点,如果过去的军队不采用金字塔的等级结构,受制于当时通讯技术的落后,仅仅把主帅的指令传递给千万个士兵就是极其困难的事情,更谈不上指挥千军万马冲锋陷阵。那时网络形式的组织,主要存在于小范围的私人生活和家庭生活中。

  但现在就不同了,对整个社会而言,科技使得网络能够成为一种高效的社会组织形式。在过去20年兴起的社会首次实现全球化和本土化并存。网络全然没有限制,触角伸向全球,覆盖了个人生活,包括军队网络,到真正统帅全球经济的金融网络。

  长尾:理解长尾,可以先从了解比较流行的“二八法则”入手。这两个概念其实都是统计的现象描述。

  二八法则是由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归纳的结论——20%的人享有80%的财富。这一法则在工业时代大行其道,比如在传统商场里,20%的畅销品就会产生80%的销售额,所以传统的商店里会把注意力大部分集中在畅销品上。

  如果说“二八法则”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统计中的正态分布曲线(见插图)的头部的话,那么“长尾理论”的注意力就转移到了那个长长的“尾巴”上,这就是长尾名称的由来。

  长尾理论在现实中体现的典型例子例如亚马逊,一些在浩如烟海的产品里埋没的滞销品,现在不仅有机会通过网络展示,还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或者个性广告推荐而被可能喜欢他们的小众目标人群发现。再如谷歌,许多中小企业通过与自己业务相关,但比较生僻因此相对便宜的关键词广告投放,仍然给自己招徕来相当不错的生意。

  互联网兴起推动了这个“尾巴”重要性的与日俱增,而这条“尾巴”就敏锐地被克里斯·安德森一把抓住,公诸于世。

  推介书的一句话:如果一本书就能读透互联网精神,那就是这本《看见未来》。

  “未来浓度”最高的地方

  记者:自媒体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主讲人罗振宇的推荐词是:未来已来,只是尚不均匀。我们需要余晨这样的人,《看见未来》这样的书,一起到“未来浓度”最高的地方去。您认为,这里“未来浓度”最高的地方是指哪里?

  余晨:互联网金融。

  现代工业文明始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这是历史事实无数次证明了的,昔日正是有了股份公司、有了股市等等金融创新,才让蒸汽机不只是停留在实验室里,而是装进火车、轮船,改变了整个世界。我们注意到,但凡发达的国家,金融创新就很发达。

  比如在美国,Facebook等一批公司就很有代表性。Facebook起家的时候只是在哈佛大学的学生宿舍里,短短十年就成长为全球第一的社交网站,成为市值千亿美元级的世界大公司。这样快的成长速度,如果没有金融的支持是难以想象的。

  如果Facebook诞生在中国会怎么样?没有互联网金融之前,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会乐观,因为Facebook是一种创新,风险程度比较高,肯定不是传统金融青睐的。当然,我们最近有了风投的支持,但相对于7000万这个庞大的群体,风投能惠及的群体也是相当有限的。而互联网金融崛起后,就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比较热的是P2P。P2P解决的主要是中小微企业短期融资的问题,三个月、半年、也有一年的,采用债权的方式。接下来是股权众筹,解决的是中小微企业中长期发展的融资问题。再加上供应链金融、虚拟信用卡等等形式,和传统金融结合起来,形成了对中小微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全金融支持体系”。也就是说,一个有潜质成长为世界级企业的公司即便从一两个人的寒碜状态起步,也有获得互联网金融有力支持的可能。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互联网金融对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和社会的进步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他意味着更大基数的中小微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生存和发展的机会,那些潜藏在其中有潜质快速成长的企业也因此而获得脱颖而出的机会。这对带动整个社会的创新和财富增加有重要意义。当然,互联网金融的意义还不仅仅在这里,比如比特币等的创新,甚至会改写金融中信用和风险这些基本层面。要知道,比特币是屈指可数采用互联网做信用背书的金融产品。再如Ripple对全球结算体系的创新,假以时日将影响这个社会。

  记者:请您谈谈“互联网+”。

  余晨:互联网正在超越Web时代,进入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互联网不仅仅通过Web,也通过手机、Pad、以及更多的智能终端接入。互联网无时无处不在,不仅仅影响企业的营销环节,而将更深入地切入企业的研发、生产、物流、客服等等全环节,我们由此将迎来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

  记者:能否请您谈谈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问题?

  余晨:金融的本质就是经营风险,互联网金融也不例外。而在中国征信体系尚待完善的情况下,以支付数据为基础来构建风险控制体系,这是互联网金融建设和发展的核心。这就是易宝支付的战略为“支付+金融+营销+征信”的由来。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