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益坚力无穷

发布时间:2015-05-29点击率:607

  关于中国重汽集团泰安五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人们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长达十几年的巨额亏损、人心涣散、管理粗放,一直在默默无闻中苦苦挣扎。身背沉重负担的它,如今却不知是何等的妙手让它天地翻覆,乾坤转移;一举扭亏脱困……

  在每一年减亏数字的变化中,泰安五岳公司完成着自身的蜕变:企业从四年前巨亏5496万元到去年盈利1211万元,扭转了长期亏损的困难局面。特别是今年一季度,在国内整个重卡行业同比下降34%的困难形势下,泰安五岳公司逆势而上,实现了开门红,产销量同比增长60.1%,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1.3%;实现利润417万元,同比增长49.5%;缴纳税费1308万元,同比增长90.4%;员工月人均收入5193元,同比增长15.8%。

  在全球经济寒冬尚未退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当下,泰安五岳的逆市上扬如同一道耀眼的亮光,成为中国重汽集团公司发展的一大亮点,也照亮了国内商用车市场上升的道路,极大温暖了所有期盼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崛起的心。  

  扭转的不仅仅是亏损

  今年年初,泰安五岳公司在2014年生产经营中实现销售收入6.5亿,盈利1211万,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指标,一举扭转了长期亏损的艰难局面。中国重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纯济,总经理蔡东首次联名发来贺信,称其是泰安五岳公司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集团公司“品牌、质量、效益年”活动中的大喜事。

  “盈利1202万元对于行业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业内同行及了解泰安五岳的社会各界人士来说,都认为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对企业自身来说意义就十分重大,上任之日就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中国重汽泰安五岳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立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了这番意味深长的话。

  2010年9月到任的李立先,豪气又充满热情,言话间更显其稳重和务实。长期在重汽公司其他二级公司担纲副总职务,使他对诸多问题的严谨表述和精辟判断彰显出他的睿智和远见。上任以来,虽然面临的压力和困难十分巨大,他和他的团队一直在顽强地努力,“扭亏增盈”便是对这种努力的回报和肯定。

  “泰安五岳公司要扭转的不仅仅是亏损!”李立先深知,一个企业要持续发展,需要解决四个问题:凭什么凝聚人心;凭什么安排核心业务、增长业务和未来业务的三层产业链;凭什么获得比较竞争优势;凭什么获得持续竞争优势。而泰安五岳要赢得比较竞争优势,就必须苦练内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更要善于创造持续竞争优势,让自己永远处在市场领先地位。

  在李立先和他带领的团队制定的发展战略步骤中,扭亏增盈只是企业立足的必然选择。他要带领企业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提升工作:产品质量要提升,这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自主创新能力要提升,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市场营销和服务体系要提升,这是企业生存的重要手段;各项管理水平要提升,这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只有这样,企业的各项事业才能迈上新的平台,才能缔造新的辉煌。

  因此,李立先上任伊始果断提出了“一抓二增三提高”的工作方针以及“增大销售与降低成本同步、壮大企业与富裕职工并重”的发展理念,以身作则,抓管理、带队伍、调结构、拓市场,励精图治四年时间,企业经营状况发生了质的变化、员工精神面貌大为改观、社会对企业的认知度大大增强、老国企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务实管理和技术创新是李立先祭出的两记重拳,也成为泰安五岳扭亏增盈的利器。他带领企业严管理、树正气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大力开展了“内控制度建设、组织机构精简、干部队伍优化、精益生产管理、经营风险防范、分配和用人机制”等各方面的管理创新,形成“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管理架构。

  高质量的产品是泰安五岳发展的根本。他首先狠抓产品质量,强化队伍建设,建立质量问题责任追究制,强化过程控制,加强班组建设,一切质量问题都可追溯到班组。其次,他大胆地创新质量管理方法和质量管理理念,提出了以“抓生产必须抓质量;系统全负责、责任同担当;抓管质量和监督巡查分离”为核心内容的一系列的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奖惩办法。通过提高标准、技能培训、质量工资、监督考核等措施的落实,上到总经理,下到具体操作工人,每个产品、每个工序、每个环节都有自己的质量要求和具体的可追溯性,生产者、检验者、管理者、领导者都责任明确,考核追溯到位。定期召开质量工作大会全员质量意识大大增强,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受到了用户和合作伙伴的高度评价和普遍赞誉,油田专用底盘综合竞争力被评为国内行业第一就是很好的例证。

  一个效益好的企业必须有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高、边际贡献高的‘三高’产品,低档次、同质化、低价格的产品没有发展前景。李立先把新产品的开发作为重点,始终坚持产品研发要“求实效、接地气”、“有所为有所不为,贴近市场贴近用户”。

  经过几年的努力,公司产品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已具备了一流的专用车研发设计能力和生产制造水平,产品涵盖专用汽车、特种汽车、军用装备三大系列300多个品种。自卸车在原有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的基础上,成本优势和质量优势进步明显;半挂车从单轴到五轴、从集装箱散货到集散两用、从军用民用到军民两用,涵盖了全系列全型谱的半挂车,并成为中国重汽集团唯一的半挂车出口基地;从4×4到14×10规格型号齐全的油田专用底盘综合竞争力被评为行业第一,成为行业推荐的首选品牌;颠覆起重机底盘的设计理念,以80吨为代表的起重机底盘实现突破和创新;多款军用装备国内首创并唯一生产列装,中型高机动全地形全挂车和40吨军民两用挂车已设计定型、鉴定并开始列装;消防车生产资质的获得为企业开辟了新天地,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生产一代的产品研发格局正在形成。

  高质量凝聚品牌力量,品牌引领突破。全体员工保持了高昂的斗志、良好的精神状态、旺盛的工作活力,在品牌创立、质量提高、结构调整、管理创新、效益增长等方面都实现了新的突破,为企业“具有持续盈利与发展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凝聚,产生力量

  面对如今市场的瞬息万变,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就客观上要求人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参与竞争,这不仅要取决于自身的规模和实力,更需要树立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信念。

  泰安五岳曾经出现的危机,实质是出在“人”上,主要是在领导上。李立先上任后深知,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发展是解决困难最根本的办法。企业要发展,首先要解决领导班子、干部和广大职工队伍之间认识统一的问题,企业的任何决策工作都要得到广大的干部职工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他们中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领导者的责任就是把职工队伍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凝聚起来,就一定能遏制损失,求得发展。

  面对历史上长期遗留下来的收入很低、欠账很多、骨干流失、人心涣散的困难局面,李立先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做起,凝心聚力。他知道要以人为本就要做到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为了人,让职工在推动企业发展的同时,自身价值也得到充分认可。上任后,在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他大胆决策,筹集300多万元,解决遗留多年的“房改款”问题,为575户职工办理了房产证并发到每户职工手中,解决了他们多年的心头之患;斥资百万元,解决了2003年以前,压在老职工手中无望解决的职工医药费的报销问题;过去拖欠的1996年至2003年期间工伤职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2万元也全部发放到手;每年为困难职工发放救济款8万多元;职工住房公积金从0.7%提高到7%;与市级医院签订合同,建立工伤职工就医绿色通道,确保了工伤职工的及时救治;结合企业实际,创新性地提出了“星期五弹性工作制”;建起了食堂,为解决职工就餐环境差、饭菜质量低、食物来源和卫生状况无法保证的难题……

  润物细无声。一系列的爱民惠民尊民政策,让职工切实感受到了来自企业的关心和温暖,极大地稳定了员工队伍,迸发了员工干事创业的工作积极性。企业发展了,不仅让企业在社会上有声誉,也让员工在家庭上有了尊严!

  李立先趁热打铁,对企业进行科学、严格的管理。以效益为中心,减轻了企业负担,全面清理不合理的外在费用。本着“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理念从优化设计、工艺创新、比质比价、精益生产等各方面挖潜降耗、节流降本,企业盈利能力大为提高。从细节做起,始终坚持“实实在在抓管理、点点滴滴创效益”的管理思想,从增收一分钱节约一张纸做起,堵塞各种管理漏洞。坚持“严抓细管、奖罚分明”,严肃纪律、严格管理、严厉考核、弘扬正气。

  同时,大胆创新分配机制,在员工收入普遍提高的前提下,拉开分配档次,打破平均主义,向关键重要岗位倾斜,向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充分体现“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干长干短”不一样的工资分配原则,使工资收入真正起到了奖勤罚懒、提升质量、尊重员工的杠杆作用。在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方面,不拘一格,打破常规从社会吸纳人才;在技工队伍建设上实施了“导师带徒”的工作机制。着力打造“营销、技术、管理、技工”四支队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五岳公司扭亏增盈的过程中,李立先深挖65年老国企的文化底蕴,把企业、个人、文化、管理等融合在一起,不断摸索并完善了一套适合五岳发展、具有鲜明企业特色精神的企业文化,保证了员工思想与行动的统一。

  正确的思路来源于坚定的信念,坚定的信念产生巨大的力量。这些理论,这些信念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泰安五岳的实践,雄辩地证明了这一条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原理。

  团结诞生希望,凝聚产生力量。目前的泰安五岳,干部职工队伍稳定,工作积极性高涨,产品结构更趋优化,市场不断巩固扩大。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有中国重汽集团公司的全力支持,有无比坚定的必胜信念,有德才兼备的领导班子,有无私奉献的干部职工,泰安五岳抢抓机遇,实现扭亏增盈继而持续健康发展,肯定就是顺理成章和势所必至的。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