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营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营养科学大会儿童营养与健康卫星会上,来自全球多国的营养专家把关注点聚焦在牛奶的作用和功效上。伊利作为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全的乳制品企业,荣获了“营养促进贡献奖”,其针对儿童营养健康的创新产品更获得专家以及社会公众的赞誉。
创新在路上
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伊利一直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对“乳糖不耐”进行的多地试验从而创新出了伊利营养舒化奶到搜集母乳数据建立“伊利母婴研究中心”从而推出伊利金领冠系列奶粉,伊利都用坚持不懈的努力向大众昭示了伊利创新的成果。
截至2014年底,伊利累计专利授权量为1682项,其中,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数量为944项,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为36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量为374项。其中,发明专利的授权率继续以绝对优势稳居国内乳品行业首位。此外,伊利的专利保护覆盖液态奶、奶粉、酸奶、冷饮、原奶等领域,是国内唯一一家两次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的乳品企业。
经过多年发展,伊利已经建立了多个领先的技术研发和产学研合作平台,持续推动行业创新。未来,伊利将会一直奉行创新在路上的准则,推出更加适合消费者的产品,引领我国乳品行业的成长壮大。
实验室经济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石。纵观伊利多年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创新意识融入到了伊利发展的各个阶段,从产品升级到技术创新,从奶源基地到检测系统。截止到目前,伊利的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已经高达40%,居业内首位。
“实验室经济”, 是伊利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总结出的创新观点之一,它指的是企业依靠自身建设的实验室,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室紧密联合,将企业敏锐的市场导向性和科技界智慧结合在一起,为实验室科研方向提供指导,同时为实验室自身很好的技术成果转化提供协助。伊利的发展,不断感受到实验室经济的巨大效能,也不断推动实验室的更多建立和合作。目前,伊利集团已经建立了三级研发平台,构建了伊利集团的实验室经济主体。
除了“实验室经济”的概念外,伊利还提出了“创新三步法”:在创新的过程中,“找位”是为了避免创新的无序和盲目,鼓励更有方向的创新;“定位”是体现创新的斗志,找准了方向后扭住不放;“到位”是实现创新的必要条件,要做好先锋和后勤,保证创新的人才在岗位上干得起劲。
以“用全球的优质资源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在乳业全球化态势的发展过程中,伊利提出的这些观点都表明了伊利对市场需求的透彻把握,以及对前沿科技成果的充分理解。从而使企业成为科技与市场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进而发挥出实验室的创新效应和经济收益。
创新和国际化
作为行业的领导者,伊利深知乳业这样一个传统行业创新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也时刻的感知到创新时代给人的压迫感。正是这种压迫感,促使伊利更加源源不断地用创新来支撑业绩的不断走强,这也是是伊利保持稳定增长的关键所在。
创新的背后,必然是企业对创新的鼎力支持。从与瓦赫宁根大学合作建立起迄今为止规格最高的海外研发中心,再到与新西兰林肯大学达成乳业全产业链科研合作,伊利在“反式创新”的思维下,常温酸奶安慕希、“舒适性”奶粉托菲尔、兼具“低乳糖好吸收”特点的舒化中老年奶等具有全球领先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除了创新,伊利还不断迈大其国际化的步伐。截至2014年底,伊利共投入约124亿元用于奶源升级与建设,与美国最大的牛奶公司DFA共建全美最大奶粉厂、并与意大利斯嘉达达成战略合作。伊利通过持续的整合全球势资源,让全世界都看到了其国际化的战略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