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或者不信,借势营销都已然成为各大企业营销的一种重要方式。每逢大小节日,或者出现热门性话题,如热映电影、热点词语以及热门八卦,就会发现网络上铺天盖地涌来的与热点捆绑的营销图文。
这种火爆从6月7~8日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可见一斑。据悉,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约为939万人。伴随着中国教育市场“蛋糕”的逐渐变大,这一庞大人群在无形中孕育出了独特的经济现象——高考经济。红牛推出了“红牛助力高考,微博竞猜有好礼”;加多宝推出金罐包装,借金榜题名造势;可口可乐推出歌词瓶,唱出对考生的祝福,从昵称瓶、歌词瓶再到台词瓶,可口可乐又借着热点,上演了一场借势营销。
营销跟随热点的节拍起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前一阵,在网络上风靡的一封辞职信和“世界读书日”引发的营销热浪可谓赚足了人们的眼球。在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中,各大品牌纷纷围绕“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10个字展开营销。人人网说:“去远方游,找同学接驾,懂你的人,在人人。”英菲尼迪则颇具文艺范儿地提出:“没有说走就走的勇气,哪有不期而遇的奇迹。”而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和其他节日相比,着实算不上十分火暴的节日,大概是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的影响,也有不少围绕它的营销活动,打车软件不约而同地嗅到了自己和“读书日”的关联。其中,最有趣的当属易到用车和单向空间合作推出了“单读车”——在易到用车的订车页面滑动车型至“单读”选项,就可以叫到一辆载着书的车,乘客在乘车途中不仅可以看书,还可以在书上留下读书笔记,传递给下一个乘客。
邮政在一些大型的热点事件中也不甘缺席。比如,在“世界读书日”,一些邮局也开展了特色活动,如与咖啡店合作,进店前10名的消费者,可以自己设计明信片或打印书签。但目前,大多数营销都是止于线下,如何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跟上“互联网+”的营销思路,在线上聚集粉丝,提高影响力,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样也需要营销思维跟着这个时代转型升级。而借势营销相对于其他营销方式而言,则是一个成本较低、容易实现的最佳方式。
做好借势营销,最关键的是增强策划人员对待热点事件的敏感性,提高借势营销的意识。不得不说,热点和节日对于提高品牌的影响力以及客户归属感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些热点又何尝不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呢?一个小创意,既不用花大笔的推广费用,又不需要冗长的策划方案,还增强了企业的亲和力,树立了品牌形象,何乐而不为呢?
让营销跟随热点的节拍起舞吧,我们还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