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国际 引领发展

发布时间:2015-06-24点击率:726

 连续运行7小时,设备有效运行率达97.3%,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设备的先进技术水平,填补了国内双通道滤棒成型设备的空白。样机的成功研制,使国产滤棒成型设备技术水平进入了目前国际先进行列……

  6月11日,在浙江中烟杭州卷烟厂,1000米/分钟滤棒成型机组(ZL28型)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国产化项目样机顺利通过国家烟草专卖局组织的鉴定。

  出席鉴定会的中国烟草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烟机械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曲伟在讲话中指出,1000米/分钟ZL28型滤棒成型机组的成功研制,实现了滤棒成型技术由单通道向双通道的跨越,反映了我国烟草机械工业研发和制造能力的又一次大幅提升。

  作为处于国际前沿的国产滤棒成型机组,ZL28型机组具备哪些领先技术?经历了怎样的研发过程?克服了哪些技术难题?带着这些问题,在ZL28型样机通过鉴定之际,记者走访了许昌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许昌烟机)。

  

  “牵手”G.D 对接国际

  

  对于许昌烟机来说,ZL28型样机的成功鉴定意义非常重大。

  近年来,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和中烟机械集团公司的安排部署,许昌烟机逐步形成了完备的滤棒成型产品系列,牢牢占据了国内滤棒成型设备制造领域的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为“做追赶烟机制造公司的排头兵”,不断提高中国烟草整体竞争实力、推动国产烟机技术装备上水平,许昌烟机亦十分注重与世界先进企业加强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国际领先技术。

  刚刚通过鉴定的ZL28型滤棒成型机组,即是由中烟机械集团公司牵头引进意大利G.D公司DF10型滤棒成型机组技术,由许昌烟机负责国产化样机试制生产的双通道滤棒成型机组,生产速度高达1000米/分钟,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滤棒成型机组之一。

  在许昌烟机副总经理王向东看来,DF10型机组集多项国际先进技术于一身。传统的滤棒成型机组多是单通道设计,而受卷烟机双轨烟条设计启发,G.D公司将双通道概念创新应用到DF10型机组当中,每条通道设计生产速度可达500米/分钟,极大提高了滤棒生产效率。

  “DF10型机组前后两条通道丝束的开松、成型路径完全一样,生产出的产品质量能够保持一致。”王向东告诉记者,“不仅如此,DF10型机组还可以同时生产不同吸阻规格的滤棒”。

  据王向东介绍,DF10型机组具有“滤棒输出方式多样化”的特点,对两条通道的滤棒产品能够实现分别控制,即可以同时用两种丝束生产不同的滤棒,满足卷烟工业企业的多样化生产需求,“一台当做两台用”。

  “滤棒生产长度规格可以快速实现变换”是DF10型机组的另外一个先进特点。众所周知,卷烟厂在日常生产安排中经常需要变换卷烟牌号和规格,滤棒长度也需要随之进行调整,传统的滤棒成型机组变换既耗时又费力。而DF10型机组滤棒生产长度规格变换除“喇叭嘴”需要配套更换外,其余部分均为自动调整,从停机到规格变换完毕并重新投入生产只需要20分钟,简单便捷、省时省力。

  “ZL28型机组样机试制成功并顺利投放市场,将会成为公司产品的一大核心,不仅能够使公司滤棒成型及辅联物流设备制造基地的地位更加稳固,同时也将为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对公司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许昌烟机总经理董秀明如是表示。

  

  转化试制 步步为营

  

  作为当今世界技术最先进、生产速度最高的滤棒成型机组,ZL28的图纸数量达7000余张,远远超过许昌烟机现有的任何一款滤棒成型机。为保证技术转化及试制工作顺利进行,必须根据项目实施计划进度安排,分阶段、有步骤、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

  作为公司分管技术的副总经理,王向东全程参与了ZL28型国产化样机的研制工作。在他的印象里,自2011年3月开始,许昌烟机即从各部门抽调了精干力量投入到ZL28型样机研制的前期技术转化工作当中。

  2011年8月到9月,许昌烟机安排主任工程师赵宝生等多名技术人员前往上海中烟机械技术中心,参加了由中烟机械集团公司举办的DF10型机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第一阶段培训;

  2011年9月到2012年5月,中烟机械技术中心与许昌烟机技术引进联合项目组分3批完成了DF10型机组外方图纸的转化;

  2012年3月到2012年9月,与图纸转化交叉进行,许昌烟机提前进入到工艺准备阶段,为生产阶段做了大量基础铺垫工作;

  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ZL28型样机试制正式进入零件加工、进口零件采购等生产加工阶段;

  2013年7月到2014年3月,在意大利G.D公司工作人员的指导下,ZL28型样机顺利完成了装配;

  2014年4月,在正式通过许昌烟机的厂内调试后,ZL28型样机离开“娘家”,远“嫁”到了浙江中烟杭州卷烟厂;

  2014年12月31日,经过三班制连续21小时的运行测试,样机顺利通过杭州卷烟厂组织的用户验收。

  回首ZL28型机组样机研制走过的历程,王向东颇有感慨:“ZL28型样机是公司继帕希姆卷接机组之后引进消化吸收的又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重量级产品。看着样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下线到出厂,全体许昌烟机人都觉得付出是值得的!”

  

  倾心打造 助推发展

  

  短短3年多的时间许昌烟机即完成了ZL28型机组样机的试制生产并推向市场,这显然离不开企业上下的协力合作、迎难而上。在全体许昌烟机人的努力下,一个又一个困难被击破了……

  ZL28型样机铸件铸造工艺和模型制作,是试制生产工作的重要工序。许昌烟机机加一分厂接到生产任务后,迅速组织精兵强将协力合作进行攻关。其中,ZL28型样机最大、最复杂的铝铸件铝底座(7FAH00000100)的木模制作,难度大、任务重,工期要求严,分厂领导把这个重任交给了木模班的技术骨干,副班长曲洪波。

  曲洪波采取稳扎稳打的方法来啃这块“硬骨头”。首先把图纸“吃透摸熟”,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图纸尺寸和不同木料,合理配置木模各部分的结构,再制成局部木模和铝制模型,最终根据尺寸位置定置定位。就这样,一步一步,历时一个月,加班加点,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

  而在ZL28型样机生产中,钣金类零件占整机零件总数的70%以上,零件制作难度系数极高,是机组生产的“重头戏”。样机中的“不锈钢大圆弧门”,外形尺寸大、外观要求高,焊接子件多达74种,焊接位置多达700余处,焊接结构十分复杂。

  由于以前没有接触过如此复杂的结构件,起初一直无法完成制作。据许昌烟机结构件分厂厂长朱大超介绍,第一套组件试制以失败而告终后,厂里的技术人员组成攻关小组,经过多次实验摸索,采取通过优化组件结构和改变焊接顺序、增加焊接过程控制等办法,历经5个月才将该圆弧门制作成功。

  “ZL28型样机的试制生产过程,也是我们很多技术人员和生产装配人员能力提升的过程,是人才培养的过程。”董秀明对记者说,“我们引进的不仅仅是一个代表世界水平的产品,更是来自国外的先进设计理念、工艺技术、装配模式和项目管理模式,是硬件和软件的齐头并进,共同推动公司技术水平、研发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对接国际,引领发展。有理由相信,随着ZL28型产品的成功推向市场,必将推动许昌烟机朝着“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滤棒成型制造基地发展目标更加快速迈进,助推许昌烟机实现新的腾飞!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