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经理,听说你们攻克高寒地区重大施工难题,有个绝招,能否介绍介绍?”
“李经理,听说你们在-42℃的环境下仍然正常组织隧道施工,实现了桦皮岭隧道提前一年贯通,你们用什么办法在这种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的?”
……
5月28日,由中铁十一局四公司张承高速公路C标项目经理李俊率队施工的桦皮岭隧道,提前一年贯通的消息传开后,几乎每天都有人慕名而来,找他们“淘金”。
无论是在高寒地区建设高铁,还是高速公路,最令人头疼的就是紧张的工期和漫长寒冷的冬季无法施工的矛盾。在所有工程招标文件安排里,几乎都没有考虑冬季不能开展混凝土施工,工期紧张和冬季保温施工措施无法满足施工需要,漫长的冬季不得不停工放假,始终是摆在建筑施工行业面前的两大难题。在寒冷的坝上地区,桦皮岭隧道竟然提前一年贯通,众多同行感到难以理解的同时,自然对他们采取什么办法满足了寒冷的冬季正常施工需要感到十分好奇。
项目施工遭遇世界性难题
全长近3000米的桦皮岭双线隧道位于张家口张县境内,海拔虽只有2218米,三面迎风,温度出奇地低,年均气温只有2℃,最低气温-42℃,常年风力在5级以上,每年有效施工时间只有4个多月。要用一年多一点儿的时间,运用半机械化作业方法打通2900多米长的双线隧道,难度可想而知。
2013年3月底,李俊率领项目团队上场后,建设单位负责人直言相告:全线能否如期建成通车运营,关键取决于桦皮岭隧道能否攻克高寒地区冬季正常施工这一世界性难题。
来到张承高速公路项目部之前,李俊曾经在兰渝铁路项目部工作多年。他心里明白,桦皮岭隧道冬季施工面临的难题,正是我国北方高寒地区隧道施工普遍存在的重大难题。如果桦皮岭隧道冬季施工难题能够攻克,冬季施工能正常进行了,它所产生的意义不仅局限于张承高速如期完工,它的标本意义还在于无论是在我国北方高寒地区,或者在世界寒极地区修建高铁、高速公路隧道施工面对的工期制约问题都有望从根本上解决。因为高寒地区冬季无法正常施工,给施工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成本压力和信誉度压力的风险也将有望化解。
经过反复琢磨,李俊和项目班子最终把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放在了以课题招标竞赛的形式,动员所有员工和吸纳公司其他项目部员工积极参与张承高速公路施工难题攻关。
攻克12个重大课题确保工期
在他们看来,劳动竞赛不仅是动员员工围绕质量、安全、进度的“铁三角”展开你追我赶的有效手段,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动员员工和吸纳社会资源来攻克各种重大课题。如何探索高寒地区冬季混凝土施工规律,破解寒冷地区冬季混凝土施工禁区,同样是劳动竞赛应有之义。他们围绕如何确保桦皮岭隧道在-50℃的极寒气候环境下正常施工,开列出了“如何设计建设‘保暖大棚’才能确保砂石料在-50℃低温下不结冰?”“怎样给混凝土输送车穿戴保暖材料才能确保混凝土在-50℃低温环境下不结冰?”“采取什么措施才能确保在-50℃环境下的隧道混凝土二衬施工质量?”“采用什么措施确保隧道二衬钢筋保护层厚度?”等12个高寒地区隧道施工重大难题和隧道二衬钢筋保护层厚度难保证的常见问题,面向项目员工和公司内部技术员工招标竞赛。
令项目经理李俊、党工委书记田华章和总工程师彭翔没想到的是,12个重大竞赛招标课题,全部由项目部员工揭榜了,并在不到7个月的时间里就相继完成了中标任务,经过冬季混凝土施工期间每天坚持自检、互检、监理和中心试验室反复检验,各项技术参数和质量指标,合格率达100%,优良率97.6%。
其中由工人技师王继纯领衔中标的竞赛项目“8000平方米保暖大棚式混凝土拌合站研究设计建设课题”,聚防风、聚光、吸(聚)暖、保暖、环保、阻燃于一体,热风炉、热水炉、蒸气炉、地暖和采光暖五暖聚成,保证原材料的存储温度不低于5℃、混凝土拌合后出机温度不低于10℃、拌合混凝土用水不低于50℃,满足了在-45℃极寒情况下常温拌合混凝土施工作业的需要。为确保桦皮岭隧道严寒三九正常坚持施工作业,桦皮岭隧道提前一年贯通立下了汗马功劳。
项目部总工程师彭翔领队的桦皮岭隧道二衬钢筋保护层厚度竞赛攻关小组,在二衬纵向增加9排定位钢筋,绑扎钢筋按照定位钢筋记号予以控制和环向每隔1.5米增加环向定位钢筋,长度为层间距加上保护层厚度,按照设计层间距把两层二衬钢筋焊接固定,伸出的部分刚好是二衬保护层厚度,在外层钢筋每50厘米见方绑扎混凝土垫块的做法,不但使二衬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达到了100%,还提高了二衬钢筋间距和层间距的合格率。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和张承高速公路张家口管理处先后多次在桦皮岭隧道工地召开现场会,向在全线推广这一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