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认证-90(商业企业品牌评价认证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17-06-22点击率:853

 

  北京五洲天宇认证中心品牌认证研究.

 

《中国品牌与企业文化建设评价研究》2016

第四篇 品牌经济的政策研究

我国品牌品牌经济政策研究

国办发〔20166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的通知》

为了以先进标准引领消费品质量提升,倒逼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改善供给质量激活消费需求,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9月印发《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指出,在总体目标方面,一是消费品标准体系基本完善,政府主导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调配套,标准供给基本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标准制定和实施的整体水平显著提升,重点领域的主要消费品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到95%以上。二是消费品整体质量明显提升,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重点领域消费品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出口产品质量溢价水平明显提升,消费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三是企业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企业质量主体意识显著提高,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企业员工职业素质、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品牌文化附加值、市场营销能力不断增强,消费品质量竞争力指数稳定在84以上。四是知名品牌培育成效明显,具有较强品牌培育能力的消费品生产企业大量涌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品品牌数量明显增多,质量竞争型消费品出口占比居全球前列,知名消费品品牌价值大幅提升。

《规划》要求,主要任务方面,改革标准供给体系,优化标准供给结构,发挥企业质量主体作用,夯实消费品工业质量基础,加强消费品品牌建设,改善优化市场环境,保障消费品质量安全,提升进出口消费品质量。

《规划》明确重点领域,包括家用电器、消费类电子产品、家居装饰装修产品、服装服饰产品、妇幼老年及残疾人用品、化妆品和日用化学品、文教体育休闲用品、传统文化产品、食品及相关产品等九大领域。

《规划》设置了7个工程专栏,其中首要一条便是消费品国内外标准接轨工程,提出要开展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和出口标准的比对、关键指标验证,提高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水平。要加快国内外标准的接轨,既要积极鼓励采用或者转化国际标准,又要开展国内外标准的比对分析,大力推进中国企业、中国的技术专家实质性参与到国际标准化活动中,更重要的是参与到国际标准制修订的工作中去。同时,要充分利用好技术性贸易措施,分析、研究、借鉴国外的标准化先进管理经验方法、国外的先进技术标准的要求,促进国内标准水平提升,在实际中推动实现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

侧重设计一些制度上的创新和机制上的创新是此次《规划》的又一亮点,这使得政府在定标准、抓质量的大局中,始终坚持放管服协同推进的节奏,从容地处理好和市场的关系。在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的管理、风险防控、消费维权和缺陷产品召回常态化方面做出相应的规定,将建立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体系,建立主要消费品质量安全的追溯体系,强调消费维权,推进缺陷产品召回常态化。

《规划》推出标准+金融的合作创新模式,探索建立标准创新融资征信制度。同时,《规划》还致力于进一步放开、搞活企业标准化工作,建立企业标准的领跑者制度。

 小结

当前,我国品牌建设相对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三大问题:第一,品牌总量偏低,以数量而非品质取胜的状况未根本改变;第二,现有品牌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比重偏低;第三,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不够,缺乏如美国苹果等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虽然存在以上问题,但中国政府已经宣布鼓励中国品牌国际化,这意味着未来10年里,跨国公司无论是在中国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可能面临更大的竞争。政府还鼓励创意产业的发展,并可能给予他们优先权,因为政府旨在将中国打造成领先的设计中心。十三五时期,新一轮技术革命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出现历史性交汇。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制造业服务化为突出特点,推动我国的智能制造、服务制造、绿色制造,将由此形成我国品牌建设的新格局。

第一、把研发为龙头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作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战略重点。为此,需要把到2020年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55%、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从15%提高到30%40%,作为十三五经济结构调整的约束性指标。争取到2025年,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走出一条以生产性服务业带动我国制造业全球品牌建设的新路子。

第二、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生产性服务业振兴的新突破。美国的IPHONE和中国的小米手机,在很短时间内崛起成为品牌新秀,最重要的成功因素在于把握了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的大趋势,让消费者能够通过互联网参与手机制造的过程,并使手机功能拓展到互联网领域,改变了人类生活。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网民,通过互联网+”打造企业品牌的潜力巨大。我的判断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品牌竞争的关键是商业模式的竞争。利用互联网+”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我国有望到2020年初步完成从工业2.03.0的升级,并奠定走向工业4.0的重要基础。

 

第三、结构性改革将为中国制造全球品牌营造制度环境。我国打造国际品牌不缺市场,不缺各种资源,缺的是制度环境。打造中国制造的全球品牌,面临着诸多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