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荣事达回归合肥,三洋欲驾驭“三辆马车”。
荣事达品牌“外借”十年,今年4月正式回归合肥,并花落合肥三洋。昨天,合肥三洋对外宣布,“荣事达”被重新定位为中高端品牌,与三洋、帝度形成“组合拳”。
这弥补了合肥三洋自主品牌的短板,但如何协调旗下三个品牌则成为合肥三洋的新课题。合肥三洋董事长金友华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表示,在中国家电业转型的背景下,中高端产品才有利润。“三个中高端品牌不矛盾,关键在于渠道区隔”。
合肥三洋副总裁、营销公司总经理章荣中介绍说,在三四级市场,三洋、帝度与荣事达的代理分销渠道,严格区隔;在县级以上的大卖场,三洋、帝度已进的,荣事达也要进,对三个品牌的份额目标进行管控,发挥协同效应。在一二级城市的综合卖场,三个品牌同样可以并肩作战。在电商领域,三个品牌会有不同的专卖店、旗舰店。
二、苏宁重夺连锁百强冠军。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4月17日发布2012年连锁百强报告显示,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1240亿元销售规模重返冠军宝座。
2012年百强销售规模达到1.87万亿元,销售总体增长10.8%,为12年来增长最慢的一年,也是连续第二年慢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
报告称,2000年以来,百强平均年销售增长超过25%,但近两年,增速明显放缓,这是行业自身发展规模的体现,也是受到人口红利的消减、消费者消费习惯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结果。
三、农夫山泉身陷“标准门”,不执行国家标准招来质疑。
4月9日,农夫山泉被《京华时报》爆出其执行的产品标准为浙江省标准DB33/383-2005,是由农夫山泉作为唯一一家企业代表参与制定的产品标准,该标准在不少有害物指标上不如两个强制性国标《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国家标准(GB19298-2003)(注:2008年有修订)、《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即自来水标准)。《京华时报》记者查阅公开资料发现,上述两项国标中关于砷、镉等毒理指标的限值完全一致,均分别为0.01mg/L、0.005mg/L,而农夫山泉所使用的浙江标准,砷的限量为0.05mg/L,是两大国标的5倍;镉的限量为0.01mg/L,比两大国标高出1倍。
消息一出,随之引起了消费者和社会舆论对其产品质量的质疑。对此,农夫山泉不仅没有直面有关标准问题,反而将矛头指向了竞争对手华润怡宝,引发了一场瓶装水行业的“口水战”。
农夫山泉10日声明指出,近期针对农夫山泉的一系列的报道是蓄意策划的,隐藏在幕后的就是国有控股饮用水企业——华润怡宝。因不满农夫山泉的公开“指责”,4月15日,被指控是一系列负面事件“幕后黑手”的华润怡宝将农夫山泉告上法庭。遭致诉讼后,农夫山泉的多条声明没有再点名指责华润怡宝,转而开始反驳《京华时报》。为此,农夫山泉自己公布了一份“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检测数据”的报告,强调砷、镉、硒、硝酸盐和溴酸盐五项指标检测结果优于国标2-11倍。仅从检测数据来看,的确比浙江省天然水标准、瓶装水国家标准、自来水国家标准要严格得多。但是,对于这个检测报告的权威性和可信度,社会仍存有质疑:既然水质都合格,为什么产品却标的是相对较松的浙江地方标准?
对于农夫山泉被指标准过低,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健康饮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马锦亚指出,目前我国的包装饮用水国家标准是明确的,企业生产的包装饮用水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其执行的地方标准不应与国家标准相矛盾。而一些专家学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纷纷表态认为,农夫山泉在事件被爆出之后,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诚意。
四“我是歌手”走红,影响波及海峡两岸。
4月12日晚19:30湖南卫视“我是歌手”总决赛激烈开战,最终羽泉获得歌王称号,林志炫居亚军。《我是歌手》作为湖南卫视“领SHOW2013”的开篇之作,集结乐坛资深唱将、中流砥柱和新生代佼佼者打造独一无二的顶级豪华音乐盛宴,此档节目引进自韩国MBC电视台顶级歌手竞赛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为的是选出最强的歌手,给广大爱歌者不一样的视听盛宴。该节目自开播以来,收视率节节攀升,12日的总决赛更是创造了骄人的收视佳绩。已成为湖南卫视继“快乐大本营”之后的又一个成功的娱乐品牌。
《我是歌手》不仅在大陆热播,在台湾也引发广泛关注,甚至绿营政要危言说大陆节目“入岛、入户、入心”。但无论如何,其影响力和辐射力很广,对正面价值的传播力很强。联系到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的热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内地的大众文化经过30年的发展,在逐步成熟,大众文化对外传播的积极作用确实不容小觑。
五、售后服务”“品牌评价”两部国家标准宣贯一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一批企业荣获五星品牌荣誉。
5月25日,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生产力学会、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售后服务”“品牌评价”两部国家标准宣贯一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到会祝贺并发表讲话。国家有关部委、行业协会、大专院校领导,以及100多家大中型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发布了新一批按国家标准评价出的五星级企业品牌: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菜市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梦金园珠宝首饰有限公司、世纪金花股份有限公司、隆基泰和实业有限公司、重庆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一商友谊股份有限公司等榜上有名。
六、2012年度中国品牌发展报告发布。
5月25日,在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生产力学会、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等机构联合主办的“售后服务与品牌”两部国标宣贯一周年纪念大会上,发布了《2012年度中国品牌发展报告》。
报告全文分上下两篇,约20万字。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对传统品牌的现代管理问题、本土品牌的国际拓展问题、线下品牌的上线之路问题、中外品牌的权利冲突问题、文化品牌的价值塑造问题、体育品牌的破困突围问题、授权品牌的资产管理问题、区域品牌的整合营销问题、国内品牌的海外维权问题、食品品牌的诚信补救问题等十大品牌问题的分析,揭示了当今的商业竞争,已经从粗犷的产品竞争、资金竞争,发展到了更深入的企业软实力竞争,这种软实力的竞争既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更是企业品牌的竞争。
编写“品牌发展年度报告”,着眼于国家“品牌强国”的战略方针,深入宣贯我国第一部关于品牌评价的国家标准《商业企业品牌评价与企业文化建设指南》,为企业创建品牌、强化品牌提供理论和经验。
据悉,该报告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每年发布一次。
七、中国酒类行业品牌与服务评价暨宣贯《酒类行业流通服务规范》活动在京启动。
5月25日,中国酒类行业品牌与服务评价暨宣贯《酒类行业流通服务规范》活动启动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国家有关部委、行业协会、大专院校相关研究人员、标准起草人、起草单位代表,以及100多家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主办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新浪网,特别支持单位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办公室以及企业代表汾酒集团、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公司、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苏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启动宣贯活动启动仪式。
中国酒类行业品牌评价严格按照《商业企业品牌评价与企业文化建设指南》国家标准执行,从一级指标“企业能力、品质、声誉、企业文化影响”五大类,二级指标“企业品牌规划、品牌管理、保障机制、企业品质、商品质量、服务质量、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品牌忠诚度、社会责任、诚信、精神信念、宣传推广、顾客感知、业界交流、行业影响、社会影响”等十七个方面,三级指标近百项组成的1000分制评分,用科学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测评:950分以上(含950分)为五星品牌,900分以上至949分(含900分)为四星品牌。
“售后服务”评价依据国家标准《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由国家批准的第三方认证机构通过严格评审,产生星级服务等级。
评价活动进行期间,国内众多媒体将给予大力支持。新浪网、央视网牵头,联合首都有关权威媒体于6月至12月到重点酒类企业采访,全方位宣传;全国100家以上网站联动,专业杂志连续报道;相关报刊出版专刊。
此次评价与宣贯活动将举办老八大名酒(茅台酒、汾酒、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西凤酒、古井贡酒、董酒)和中国十七大名酒、百亿名酒企业品牌发展历程、文化巡礼及新兴知名品牌酒文化展播,借助宣贯国标、行标之际,进一步全面宣传我国名酒品牌,弘扬中国传统酒文化,发掘酒文化资源,发展特色酒文化产业,提高中国酒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形成一批在世界有影响力的中国酒业著名品牌。
据相关负责人透露,评价活动将于10月9日-10日在全国秋季糖酒商品交易会(武汉)期间揭晓。
八、中国对外贸易500强榜单出炉,“两桶油”位列榜首。
备受关注的中国对外贸易500强企业排名榜单9日正式发布,公布了去年国内进出口额最大的500家企业。“两桶油”央企中石化、中石油分列榜单前两位。
其中,浙江共有23家上榜企业,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以约47.04亿美元的进出口排名全省第一,全国第45位;宁波奇美电子有限公司则以约33.33亿美元的进出口额,超越浙江省物产集团的约30.79亿美元,排名第二;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基宁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列第四和第五位。
据了解,浙江省的进出口额呈增长态势,但是占全国500强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却一直不高,所占比重从1996年以来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数量上也与广东、江苏、北京、上海、山东等省份有一定差距。
浙江外贸企业的“感冒”症状,从上榜企业表现也能看得出来。与2012年的榜单对比发现:入围全国前100位的浙企从浙江省国贸集团、浙江省物产集团和宁波奇美电子,下降到了今年仅有浙江省国贸集团和宁波奇美电子,浙江省物产集团排名仅为第101位;进出口额方面,浙江省国贸集团从49.81亿美元下降到今年的47.04亿美元,浙江省物产集团从38.84亿美元下降到30.79亿美元,恒逸集团从去年的23.21亿美元下降到22.59亿美元,中基宁波也从去年的26.36亿美元下降到21.88亿美元。
九、蒙牛收购雅士利,上演中国奶粉行业最大并购案。
6月18日,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简称“蒙牛乳业”)与雅士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雅士利”)联合宣布,蒙牛乳业向雅士利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并获得控股股东张氏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张氏国际”)和第二大股东凯雷亚洲基金全资子公司CA Dairy Holdings(简称“CA Dairy”)接受要约的不可撤销承诺,承诺出售合计约75.3%的股权。
根据当日的公告内容,蒙牛乳业将向所有雅士利股东发出要约,雅士利的股东将就每股股票获得以下两种选择:每股3.50港币的现金;或者每股2.82港币的现金加上0.68股由蒙牛乳业专门为持有雅士利股票而设立的一家非上市控股公司的股票。
据悉,蒙牛乳业分别与张氏国际和CA Dairy签订不可撤销承诺,以上两家公司承诺接受要约出售其持有的雅士利51.3%和24.0%的股份。假设只有张氏国际接受第二种选择而所有其他股东均接受第一种选择,交易的现金总额达113亿港元。交易完成后,雅士利原股东张氏国际将持有雅士利应占权利10%的股份。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乳业最大规模的一次并购,也是蒙牛乳业在奶粉领域发力的重要信号。两大乳业巨头联手后,将通过资源整合与互补,利用双方在产品、品牌、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加快高端奶粉行业整体升级的速度。
十、商标法大修,驰名商标拟禁止用于广告宣传。
今后,“驰名商标”字样将可能禁止出现在商品广告中。
在6月26日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二审的商标法修正案草案中,明确规定禁止生产、经营者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容器上,或者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
如果该修正案获得通过,那么今后“驰名商标”将不得再用于商家广告宣传。
对大多数人而言,“驰名商标”意味着对这个品牌的信赖,但正是因为如此,不少商家借用“驰名商标”对消费者进行诱导。由于对“驰名商标”的认证和查询等种种弊端的存在,导致被部分不法商家利用,成为虚假宣传的一种手段。
针对“驰名商标”的认证,本次修正案专门做出了规定,在商标争议处理过程中,当事人依照本法规定主张权利的,商标评审委员会根据处理案件的需要,可以对商标驰名情况作出认定。在商标民事、行政案件审理过程中,当事人依照本法规定主张权利的,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人民法院根据处理案件的需要,可以对商标驰名情况作出认定。
“驰名商标”认证的规范和宣传方面的禁令,将解决长期以来的弊端,利用“驰名商标”说事的行为,将会被法律所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