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循环经济中大显身手

发布时间:2013-07-09点击率:909

 一个仅有400多人的看似规模不大的公司,却在自2008年4月试生产至2012年12月的短短几年间,累计处理矿山废石926.2万吨,综合回收大批重要金属资源;完成工业总产值111486万元,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12515万元,创利润总额27671万元,上交税费17282万元……这个天方夜谭似的企业奇迹,就发生在四川省会理县马鞍坪矿山废石综合利用有限责任公司。

  自从2008年发端于太平洋彼岸的国际金融危机开始猛烈地拍打太平洋此岸以来,遭受重创的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在出口受挫和内需不足的双重夹击中艰难发展,会理县马鞍坪公司却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顽强诞生,经济效益“逆市”飙升,创造了后来居上的卓越业绩,不能不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与深入的探讨。

  

  现代企业初建成

  会理,攀西资源富集带上的重要节点,有色金属矿种繁多,有着发展采掘制造业的巨大优势,实施采、选、冶、加、研一条龙的条件。这样的天时地利优势,成为马鞍坪公司创业发展的基础性条件。2006年9月,《凉山矿业6000吨/日固体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昆明通过专家库评审,2007年4月,马鞍坪公司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标志着该公司正式成立。

  属于凉山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的马鞍坪矿山废石综合利用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7000万元,位于会理县境内,毗邻目前西南地区最大的露天开采铜矿山拉拉铜矿采矿区。公司以综合回收利用矿山废石为主营业务,设计规模为日处理矿山废石6000吨,是目前国内首家大规模综合利用矿山废石(含铜品位低于0.2%),生产出合格的铜、钴、钼、铁精矿产品的企业。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创造了独秀于世界的发展奇迹,也付出了生态毁损和资源过度消耗的惨重代价,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旨、大规模综合利用为特征的马鞍坪公司“应运而生”,既是时代发展进步的产物,也是公司决策者们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结果。在许成林为董事长的马鞍坪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下,代清华总经理率领公司经营班子开始了万事开头难的创业历程,设置了六部一室三车间,拥有了一批素质较高的员工,形成了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装备了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并从生产、经营、销售、安全环保、劳动人事、财务管理、物资供应、后勤服务等方面,实现了全面预算化管理。

  2008年初,公司党支部由凉山矿业党委批准成立;公司工会、共青团总支相继成立。2008年3月29日,公司6000吨/日矿山废石综合利用项目主体工程顺利竣工,生产试车实现一次性试运成功,标志着初创基业的马鞍坪公司,正式成立不到一年即已基本修成正果。2008年地震发生后,公司大力开展抗震自救,仅用62小时就全面恢复生产,成为地震灾区第一家恢复生产的企业,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极强的战斗力。

  马鞍坪公司建立后迅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不仅为发展循环经济做出了贡献,而且在试生产的2008年度就获得绿水乡“纳税超千万元先进单位” ,还解决了几百人尤其是200多名当地村民的就业。2009年,公司首次荣获四川有色金属采选业最佳效益10强,位列第9位;同年进入四川有色金属采选业最大规模20强,位列第13位。表明马鞍坪公司成立短短两年,即初步实现了从管理到生产到效益的跨越式发展。

  

  全面发展创佳绩

  马鞍坪公司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公司经营班子的科学管理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很快进入了高效率的运转、全方位的拓展和深层次的循环。公司制定实施“精细管理控成本,科技创新增效益,抓住机遇谋发展,提升素质创和谐”的工作方针和“管理精细化,安全标准化,效益最大化,文化成果化”的工作目标,真抓实干安全生产,精细管理初步成型,从而克服原矿品位低、性质复杂、选别难度大、生产限电等诸多不利因素,力行科技兴企战略,实施大小技改项目数十个,促进公司各项事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平稳的快速发展。并获得各项政策性资金支持1455万元。

  2011年,马鞍坪公司利润总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超额完成凉山矿业下达的利润目标,荣获了四川省先进法人单位、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工作先进集体、会理县安全生产先进企业等殊荣,并在四川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最佳效益10强中排名第7位。2012年,公司紧紧围绕“固本强基,创优创效”主线,在原矿供应不足、干旱缺水、产品市场持续低迷等诸多不利因素下,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圆满完成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同时相继实施完成了一段磨矿二次分级技改、生活水处理工程及办公综合楼、员工公寓楼建设、汽车自动取样机、浮选柱应用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投资技改项目,有力地促进了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有效提高选矿经济技术指标、实现降本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安全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亮点突出,党建规范化水平提升,发展成果惠及员工力度加大,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

  马鞍坪公司始终秉承企业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原则,树立起建设高水平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决心,一直坚持“安全生产,环保先行”的环境保护原则,成立了专门机构安全环保部,专门负责环境保护与安全管理工作,先后出台了马鞍坪公司《潜在突发性环境污染隐患应急预案》《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公司职业病防治管理办法》等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及措施。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新、改、扩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100%;“三同时”审批率、执行率均达100%。公司通过对生产过程的监管和资源、能源的合理分配利用,最大限度降低能耗。通过在粗碎、中碎和细碎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设备设施,并采用先进的采选工艺技术与资源循环利用系统,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目的。通过对生产废水的处理,对固体废弃物处理和粉尘治理等方面的大量工作,使公司的主要污染物均实现了达标排放,循环回水率达到77%以上,使循环水成了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加上致力进行植被恢复、种植草坪等,公司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和优化。

  

  闪光的足迹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粗放式高速增长嘎然降温,集约式增长却困难重重,发展转型和产业升级说易行难,增速下降的历史性趋势凸显出来。在国内外宏观经济和企业界困难时期建立和发展的马鞍坪公司,不但以所创造的良好经济效益而且以权威认可的一系列事例,见证了其契合时代潮流、经济规律的健康、优质、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

  2010年4月15日,马鞍坪公司特低品位钴资源回收技术攻关项目通过验收,回收后的各项技术指标达到预期目标,并在同类选厂中处于领先水平,经济效益显著。

  2010年6月,公司6000吨/日矿山废石综合利用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同年8月,该项目通过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科技成果鉴定,鉴定认为该公司对铜矿山废石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1年3月,公司荣获“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全国获得该奖项的全部项目仅有12项。

  2012年,马鞍坪公司蝉联四川工业企业最佳效益500强,排名第356位;蝉联四川省有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最大规模20强,排名第17位;蝉联四川省有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最佳效益20强,排名第12位。

  同时先后获评四川省“AAA级守法诚信单位”、四川省“先进法人单位”、会理县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企业等称誉。公司“铜矿山废石综合利用清洁节能选矿新工艺研究项目”荣获“2011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司董事长许成林、总经理代清华也先后荣获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及黎溪工业园的多种个人奖项。

  我们相信,如今正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各项管理,狠抓责任落实,确保年度目标圆满完成,为不断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开创资源综合利用新局面而不懈奋进的马鞍坪公司,定将获得更大更好的新发展新进步!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