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才立,企以才兴。为了给青年职工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把懂技术、肯钻研,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选拨到管理岗位上,今年3月底以来,山东兖矿集团北宿矿举行了一般管理岗位公开竞聘,把40个一般管理岗位全部进行公开竞聘。
此次竞聘的一般管理岗位分采掘、机电、通防、地测等10个专业,共有119名符合条件的人员报名参加了公开竞聘。“通过考试、面试,40名同志脱颖而出,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由于把整个竞聘过程放在阳光下,大家认为这次竞聘公平、公开、透明,都没有任何怨言。上岗的同志感到了压力;没有上岗的同志激发了斗志,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找准了前进的方向。” 该矿矿长张传武道出了这次竞聘活动初衷。
综合考核突出精细严密
来自该矿职工医院的张作斌是此次竞聘者之一,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实话实说:“最初一听说矿上有这么一项活动,心里很激动,感觉能有这么一次机会很难的。但是也确实有一定的顾虑、担心,因为毕竟名额比较少,像我从事的医疗卫生这个专业,一共4个名额,我当时心里也在想,会不会有找关系的,会不会有作弊的,确实有这方面的顾虑。”
为了打消竞聘者的这种顾虑,北宿矿干部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记者了解到,由于本次竞聘涉及专业多、岗位多、人员多,因此环节设计非常重要。他们主要在“细、严、快”这三个字上做文章。“细”就是在竞聘布置上精细周密,从报名到最终结果公布,确保了过程不出纰漏。“严”就是整个竞聘过程全封闭,做到了“密不透风、滴水不漏”,纪委、工会等部门全程参与监督,真正实现了“阳光”竞聘。“快”就是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公示迅速,全部在封闭的状态下一次性完成,准确高效,有效杜绝了外界干预。
2013年3月29日上午十点,是笔试考试开始的时间,这天早上矿上的工作例会照常召开。“那天早会结束后,领导点名让我们留下。”此次竞聘专业评委之一、北宿矿通防科科长张庆勇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本来以为是找我们商量工作,没想到领导让我们把手机全部交上,我感到十分惊讶。后来才知道是让我们给参加竞聘的人员出题,并把我们带到了招待所全部封闭起来。我们三个专业评委按照矿上的要求每人出了一道专业题。出完题以后,还不让我们离开,等到考试结束后接着阅卷。试卷上的姓名都密封了,而且三个评委每人打完分以后都把分数遮盖起来,以免影响他人评分。我们既不知道试卷是谁的,也不知道别的评委打了多少分。整个过程从出题到阅卷都是在招待所封闭进行的,避免了试题泄露等其他情况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公平、公正。”
面试环节力求推陈出新
北宿矿会议中心是当时竞聘的现场,在会议室的后墙上,记者看到了24个大字: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用心工作、艰苦奋斗,矿井利益至高无上。这是北宿矿的工作准则,同时也是该矿竞聘一般管理岗位面试时,竞聘人员所必须回答的一道现场发挥题。
“这次面试最大的感受就是出其不意。”来自该矿机电科的应聘者舒姗这样回忆面试的感受,“之前要求每个人不超过5分钟的竞岗演讲,大家都准备很充分。但是在面试开始的当天,我们被告知演讲取消了,每人回答两道问题,那时我们根本不知道是什么问题,更不要说有所准备了,等到我们站在主考官面前,才知道是回答一道专业题和解读我矿的工作准则。我个人感觉这种面试方式比单纯的背诵演讲,更能考验竞聘者平时对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临场发挥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考察竞聘者更为全面。”
竞聘结果力争人人满意
作为40名走上了管理岗位的幸运儿之一,舒姗对这次竞聘非常满意,她说:“不论是面试还是笔试,我个人感觉到,面试、笔试、和过程都是透明公开的,通过这次竞聘,我个人也得到了锻炼,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将在以后的工作中改进。”
充采工区的技术员吴鹏虽然没有竞聘成功,但他认为自己也有收获,他认为这次竞聘给大家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从专业知识到语言表达能力对年轻人进行了一次全方面的考察。虽然这次没有竞聘成功,但在参与过程中,他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为以后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公平、公正、公开的竞聘形式,无疑是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的有效途径。这种在阳光下运行的竞聘形式,为矿井在严峻经济形势下逆市发展、度危求进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同时也在选拔使用人才方面进行了一次尝试和探索。”采访最后,北宿矿党委书记张勇的话或许能给我们更大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