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走进江苏兰陵集团,从他们着力实施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创新驱动的最新信息中,记者首先想到了《周易》中“日新之谓盛德”这句话。古往今来,关于“创新”的警句格言不胜枚举,而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陈春源也与记者“心有灵犀一点通”,引用了几千年前的圣人典籍中的话语,来表述自己对现代创新的认识,让记者又一次见识了这位企业家深厚的历史知识的功底。当然,令记者佩服的不是陈春源的“引经据典”,而是他的“古为今用”。这种思维,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表现。
用传统的文化诠释时代的课题
蛇年之春采访陈春源,不涉及“中国梦”、“转型升级”、“创新驱动”这些经济社会发展的热词是不可能的。说到创新驱动,锦心绣口的陈春源首先就提到《周易》中的“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他说,一天到晚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是一个人、一家企业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和节操。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不日新者必日退。程朱理学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理念:为学须觉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长进。用白话文来讲就是:今天有别于昨天,现在不是过去,日月更替,岁月流逝,从一点一滴的事物变化中找到规律方法,说明你就有长进了。
循着创新驱动的思路,陈春源继续说,唐朝大诗人刘禹锡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名句。从创新的意义上,意思也是再明白不过的。不创新,企业就会成为“沉舟”、“病树”,“不创新,就死亡”,历史和时代就是这样提出问题并警示世人的。为此,对兰陵而言,必须持续推进创新驱动,步入“万木春”的境界,才不至于落伍时代,成为历史前进的绊脚石。
一直以来,记者对陈春源的学识是很佩服的,但是如果仅仅如此,那无非就是记者多了一个“文友”而已。作为《企业家日报》的一名记者,更加佩服的是作为兰陵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的陈春源,在他谈诗论文之后常常话锋一转,抛砖引玉地道出他要表达的主题。
陈春源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们党在关键时期、攻坚阶段作出的重大抉择。2012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将这一战略明确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充分表明了我们党依靠创新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为我们推动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指明了方向。
紧接着,陈春源又结合江苏省的“省情”表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说,江苏是工业大省、资源小省,未来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的挑战相当严峻。“十二五”时期,江苏又处于人均GDP从7700美元向1万美元攀升的重要阶段,迫切需要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的知识型经济转变,尽快使科技进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因此,以科技创新促进转型升级,以转型升级推动科学发展,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破解发展中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陈春源进一步说,结合企业的实情,我们认识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核心是推进科技创新。只有把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作为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的主要抓手,集中力量,集聚要素和资源,把经济转型升级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把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作为主攻方向,围绕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服务业提速、传统产业升级“三大计划”,才能真正加快转型升级和推进创新驱动,使企业始终保持着良好健康的发展态势。
这就是陈春源,这就是常常能将宏观思维与微观识见“珠联璧合”的企业家陈春源,他对事物独特而辩证的见解与评判,使他成为兰陵发展壮大精神与灵魂的火炬。
兰陵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大事记”
在谈过全国、全省之后,严密的逻辑思维使陈春源顺理成章地谈起了自己的企业。他对记者说,2012年,兰陵集团科研技术部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完善科研开发、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全年共进行科研开发项目30项,完成技术创新改造项目22项。研发成功H53—11、H53—12工程机械专用环氧漆、H998高固含低毒耐磨环氧底面合一涂料、彩色卷材导电涂料、UV固化钢管防腐涂料黑色漆等全新产品,水性多彩涂料、水性超薄型防火涂料、双层粉末涂料等产品技术正趋成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大为提升,一种单体系室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等4项技术申请受理发明专利,水性双组份聚氨酯涂料、一种喷涂聚脲弹性用自消泡预聚物组合物2项技术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双头气动提耳点焊机等16项技术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如今公司拥有有效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研发平台建设扎实推进,江苏省钢结构重防腐防火涂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省科技厅正式授牌,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建设期满。2012年3只产品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享受各级各类科技政策支持奖励10多项。
陈春源接着对记者表示,2013年,“加快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原动力;发挥平台作用,提升核心竞争力”依然是集团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这位兰陵的掌舵人说,创新是—个企业的发展之根、取胜之道。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大力实施科技兴企、创新驱动战略,加强科技创新规划和战略管理。同时,要加快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龙头作用,建立全覆盖的创新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强化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形成创新驱动的良好发展格局。为此,他用“五个继续”来进一步阐述了兰陵实施创新驱动的思路和举措——
继续围绕国家涂料行业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一手抓高端战略目标市场配套技术开发和应用,寻找探求易于突破和跨越、市场空间广、带动能力强的领域和产品,加大研发力度,实现产业和产品升级,力争站到技术发展最前沿。具体措施上,要一手抓涂料及相关技术的前瞻性研究开发和培育,先人一步,快人一拍,进军新领域,形成新技术,培育新项目,抢占新高地。
继续深入实施官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发展,加强与政府条线、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校企联盟、技术转移联盟等创新合作形式,不断提升合作层次水平。
继续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加大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力度,加快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速度。
继续用好国家政府各级各类科技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院士工作站创新平台载体作用,抓好重点实验室建设完善。
继续大力引进科技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加快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以高层次人才引领高水平创新,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跨越式提升。
“五个继续”,犹如“五朵金花”,在兰陵创新驱动的百花园里争奇斗妍……
放飞在11亿大关上的“兰陵梦”
记者在采访中鲜明地感觉到,进入2013年的兰陵集团,到处洋溢着“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创新驱动、建设美丽兰陵”的氛围。陈春源把这种极具时代特色的现状视为兰陵人在“中国梦”的鼓舞之下,焕发出来的打造“兰陵梦”的激情。他说,集团今年的目标任务是跨越11亿大关,这就是2013年“兰陵梦”的主要标志。
人人精神焕发,处处热火朝天,是兰陵留给记者最生动的“蛇年印象”。接受记者采访的集团相关领导及普通员工,都能从“十八大”、“十二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宏观形势切入,清醒地认识到2013年将是兰陵集团在困难中奋进、在挑战中前行的大干之年、拼搏之年,是奋力跨越11亿大关的关键之年。大家一致表示,做好今年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各项工作,对实现“兰陵梦”至关重要。
陈春源在谈及11亿元“兰陵梦”时,再一次展现了他惯常的思维气势和语言风格。他在简略地论述了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行业形势之后表示,2013年,摆在兰陵面前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为实现“兰陵梦”,兰陵人“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信心来自信念,信念来自信仰。记者从兰陵2013年集团公司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中,又一次领略了“钢铁的盔甲,腐蚀介质的克星”的“防腐大王”的风采——
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坚持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走创新发展、高端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差异发展道路,实现稳中求进,力求明显增长。大力开展“管理提升年”活动,强化创新驱动,突出统筹协调,全面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为开启新一轮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努力加快建成幸福兰陵、美丽兰陵。
奋斗目标:确保完成涂料生产超30000吨;确保实现总销售11亿元,确保实现利税总额超1亿元;确保资金回笼率超过90%。
兰陵这棵“树”,其实根本没有“老”。在创新的驱动之下,正在焕发更雄健的生命活力。
企业家日报记者点评:关于创新,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一句话,非常精彩,富含哲理:“发表自己哪怕是不正确的意见,要比叙述别人的一个真理更有意义;在第一种情况下,你才是一个人,而在第二种情况下,你不过是只鹦鹉。”这就告诉人们,创新与守旧的区别,实质上就是人与鹦鹉的区别。
30多年的发展历史证明,兰陵是“一个人”。而且,以今天和明天的作为和理念来看兰陵,人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兰陵永远不会成为“一只鹦鹉”。鹰击长空,兰陵与“蓝天”永远血脉相连,相依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