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企业正成为现代企业的管理潮流,不管是员工还是企业家,对幸福企业的企盼都上升到了一个精神高度。在经济基础与精神基础共存的当下,幸福指数对企业显得格外重要。而幸福企业是什么样子的?幸福感对企业有什么影响力?幸福指数对企业家来说又如何存在?
郑州福晶园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群立:
在探索企业幸福密码的路上,我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企业只有两三家店面的创业初始时期,当时什么事情都是亲力亲为,对我来说,当时的幸福就是充实。第二个阶段是企业店面达到八家时的快速发展时期,当时我的重要工作就是巡店,每天从第一家巡到第八家,发现问题就给他们指出,告诉他们怎样改正,在巡店的过程中,发现所有的店面出现的问题几乎一样,每一个问题几乎都需要纠正指导八次,我感觉心特别累。对于我来说,这个阶段是最痛苦的,因为我是在用两三家店规模的经营手段在管理八家店面的企业规模。第三个阶段就是现在,目前福晶圆已经在郑州开了十六家店,店面增加了,我却愈发清闲了,偶尔还能出去放松地度假,这是因为我找到了企业的幸福密码,这个密码就是企业当下阶段应有的经营思路。
当然,老板幸福并不是幸福企业的全部内涵,企业还应该关注到员工的幸福感,在提升员工的幸福感方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适度的物质奖励,建立起薪酬激励制度。二是有些店面已经开始试行股份制,让员工拥有股份,工作时能找到归属感。三是员工成长培训计划。
富洋水产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富洋:
我的企业幸福密码,可以归结为两个词:放权和信任。
幸福是分阶段的,企业发展的阶段不同,对幸福的理解和认知也不同。但我认为,不管企业处于什么阶段,作为老板都应该感情化管理企业。我的企业幸福密码大概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创业初期,当时和妻子共同打理一个海鲜店,后来是一人一店,虽然每天事情很多,但是很放心,只想着怎样把生意做好,不用为其他事情劳神,这时的企业幸福密码是信任。后来随着业务越来越大,从海鲜店到建立批发基地,到注册自己的商标,企业变大了,对企业经营管理也思考的更多了,开始逐渐放权,把事情交给员工去做,员工得到信任,我获得了更多的时间和清闲。
郑州仕雷德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永亮:
塑造企业的幸福指数从如何让员工幸福开始,我认为增加员工的幸福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应该从三方面着手,多沟通,帮助员工;多放权,相信员工,最重要的是企业要不断发展,用利润回报员工,经济效益是提升员工幸福指数的最重要的指标。
香港世锦国际集团河南世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春秋:
随着企业的发展,对企业幸福指数的定义也一直在变化。就我个人而言,企业员工不幸福,老板的幸福就无从谈起。而员工的幸福则是和企业价值密切相关的,对于企业来说,实现了企业目标,老板就幸福;而对于员工来说,有了钱,拿到满意的劳动所得就是幸福。做一个能为员工创造幸福的老板,必须有能力管理好企业,带领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并拿出企业增长基金作为员工薪酬激励基金,为员工创造增长财富的空间。
中国大地财产保险公司河南分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王卫鹏:
企业幸福指数,我认为可以分为三部分,老板个人的幸福感、企业幸福感以及企业员工的幸福感,我还不是老板,只能提供一些自己的思考供各位企业家参考。我认为,企业幸福感其实是一种企业文化,需要企业的掌门人能够有意识地强调和引领,在企业内部,让员工受到尊重,提升员工的办公环境,让员工有参与式的归属感,并且能够让员工感受到,个人成长和企业成长是一体的。
六宝(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总经理黄福堂:
幸福指数和物质有关,我接触到的很多标杆企业也都在试图创造幸福的感觉。我认为大家所谈的幸福感都太抽象了,我建议企业家在创造这种企业幸福感之前,应该明确几个问题,以便能让企业幸福感更具体可感,更容易实现。比如,首先要明确你想在企业内部树立怎样的企业文化,其次将幸福的指数量化。
对于员工来说,个人幸福感和个人心态关系很大,我认为实现员工的幸福感,需要企业内部员工树立起感恩、知止、惜福的心态。
河南领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姝:
当幸福能够通过物质来达到时,幸福就会像手中的风筝,越飞越远,有了房子,还想要车,人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所以,创造幸福感,老板应该力所能及多给予,让员工获得更大价值,而员工应该用奉献的心态去工作,这样更容易获得满足感。
河南佐达胜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卫富:
正如家庭要幸福,家庭成员不能随意更换一样,企业要幸福,员工团队也不能随意更换,作为企业的掌门人要建立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信赖度。
合众智业集团总裁吴永生:
提升企业幸福指数,应该从塑造对企业的使命感开始。当你对企业有了崇高的使命感,那么面对挫折、困难时的心境就不一样。财富只是为员工创造幸福感的一种工具,很多人有钱后却并不幸福,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员工清晰地看到职业发展空间。
河南丰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代成:
用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价值。
河南智达美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智通春:
痛苦来源于比较,幸福的前提是健康,对待员工要能用真我的心态去关心帮助员工。
经济视点报社社长路明:
员工幸福不等于企业幸福,相反,有些企业恰恰是因为员工太幸福安逸,反而拖垮企业。
企业幸福指数应该参考以下几个指标,企业价值观是否明确,核心竞争力是否有明显优势,现金流是否良好,团队建设是否稳健等。企业穷得不得了,就没资格向员工讲幸福。能够为员工创造幸福的企业,应该能够让员工的个人价值在企业里得到实现和提升,这里不仅仅指经济回报,还指领导及同事的尊重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