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0米井下和职工拉家常,了解职工生活工作情况;在煤化工生产车间与职工座谈,探寻煤化工扭亏增盈出路;与离退休老领导促膝谈心,虚心请教企业发展良策;在茫茫戈壁,短短两天行程一千多公里,深入每个厂矿、车间把脉对外开放的进程……
调研、座谈、走访、慰问,从7月15日省委宣布新班子成立,到8月8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在24天时间里,除了日常接待,兖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新文,兖矿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李希勇走访调研和主持重要会议18次。
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记者悉心阅读调研报告,倾听深入浅出的讲话,脑海里呈现出几个关键词:责任、信心、发展。
责任:让职工满意,让明天更美好
7月25日,张新文调研的第一站选择了兴隆庄矿。
上世纪八十年代,张新文在编写《山东工业四十年》的能源产业部分时,便对兴隆庄矿有了初步印象。今天,他来到兴隆庄矿,会有怎样的体会?提出哪些要求?
在这座即将迎来安全生产12周年的全国文明煤矿井下,张新文与职工拉起了家常:“像你这样,班长,一年的收入是多少?”
“工资卡上打着咧,大概十五六万。”
“呵呵,看来也是交夫人了。你对工作、待遇、安全条件有什么意见吗?”
“可以,很满意。刚开始综采放顶煤时体力劳动太大了。现在自动化程度提高了,体力上降低了,工资收入却增长了。”
第二天,张新文又来到国际焦化和国宏公司调研。他听取了国际焦化焦炉技术改造和实施竞聘经营情况,实地查看了二号焦炉生产现场和国宏公司生产调度中心,在国宏公司厂区微缩模型前,他详细听取了公司甲醇项目生产情况汇报。他强调:“兖矿集团的发展不可能没有煤化工,煤化工板块不可能不做,但也不可能全做。在把好的做精做细做大的同时要轻装上阵。”
“到了兖矿以后,我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就是,咱们前几年经济条件好的时候欠投入,我80年代或90年代初来的时候使用的装备还是那些。”7月27日,李希勇在煤业公司调研时,感慨地说,“现在的矿井,一是取消架线,二是取消轨道,三是取消小绞车,切实取消这些低水平、多环节、不安全的辅助运输方式。这些其他矿井早已经改了,但我们还是这样。”
“我们曾经很辉煌,我们改写了世界采矿史,尤其是放顶煤技术和‘两柱式’支架,我们在技术上当时绝对是世界领先的。但是今天,我们已经不先进了。”李希勇说,“作为国际化的公司,必须用创新的、用国际化的思维,用市场的理念来指导我们每一项工作和行为。都用传统的思维来考虑问题,任何问题都解决不了。”
责任·信心·发展[上接P1]
7月31日,李希勇在电铝公司调研时,严肃提出:“我们要背水一战,没有任何退路!……减亏止亏,扭亏为盈这个核心问题是不可讨论的,这是根本性的问题,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马不停蹄的调研,体现出领导的紧迫感和责任感。8月8日,张新文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大会上,代表公司领导班子郑重做出八项承诺;7月15日,李希勇在公司干部会议上,也代表班子庄严承诺:“让职工群众满意,让兖矿的明天更加美好!”
信心:
源于坚强的内心和丰富的经验
“必须考虑把这个企业‘背’下来,想法把他救活,让他恢复生机,恢复活力,焕发青春。”8月5日,张新文在鲁化公司调研时,明确表态,“有信心的是,尽管形势这么困难,但是亏损总额是下降的,有望扭亏为盈。”
在18次重要会议和调研中,“信心”,是张新文、李希勇提到最多的词语之一。
7月24日,张新文主持领导班子会议时说:“我们在看到过去辉煌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集中力量抓好重点工作,发挥好集团优势潜力,坚定立足新起点、实现创新发展新突破的决心信心。”
7月15日,李希勇在干部会议上也郑重表示:“接过兖矿事业的接力棒,我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但我有信心与广大干部职工一起努力奋斗,加快推进国际化综合型企业集团建设步伐。”
信心源于坚强的内心,源于丰富的经验和高瞻远瞩的目光。张新文长期担任领导职务,历经多岗位锻炼,既有省直机关工作经历,又有基层主要领导经历,具有很强的组织协调、驾驭复杂局面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很强的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熟悉经济、社会管理,特别是开发区的工作。自2006年12月担任济阳县委书记后,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在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产业集群的培育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2012年2月,张新文担任济南高新区工委书记。
在煤业公司调研时,李希勇自我介绍说:“我干了32年煤矿,没干别的,一直干采掘。”他30多年的工作,一直没有离开煤矿,从区长到矿长,从新汶矿业集团董事长到山能集团副董事长,再到兖矿集团总经理。他主导的优化生产系统,7年完成系统优化项目380项,取得净效益3.34亿元;他开展的“矸石换煤”技术研究,实现了建筑物下的安全可采,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主持研究开展的“内部市场化管理”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命名为“内部市场化管理示范企业”,在全国煤矿经营管理中推广。
信心也源于对自己团队的信任。在7月24日的领导班子会上,张新文列举了兖矿集团人才、科技、品牌、资源和文化五个方面的优势,他同时表态: 适应角色转换,尽快履职尽责;加强班子团结,合作共事共为;推进创新发展,培育竞争优势。
发展:
发挥优势潜力,实现创新突破
“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座谈和调研,深深感到,兖矿职工很辛苦、很朴实,干部职工整体素质很高、大局观念很强,大家充满干事创业热情,对兖矿怀有很深的感情,对发展好兖矿愿望非常迫切,决心很大、信心很足,这更加坚定了兖矿集团新班子与广大职工同舟共济把兖矿发展好的决心和信心。”8月8日,张新文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大会上说,“目前我们面临的困难是暂时的,不是不可逆转的,兖矿仍处在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咬紧牙关,形成合力,就能赢来新的发展。”
张新文还深入剖析了公司党员干部队伍“四风”中存在的24个问题,提出了结合实际解决“四风”问题的十项要求。“在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兖矿集团教育实践活动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真正成为职工群众的满意工程,成为应对经济危机、实现兖矿集团又好又快发展的助力工程。”他说。
随着调研的拓展,新的发展蓝图也在逐渐清晰:
煤业公司开源提速,增量降本,改进洗煤工艺,提高精煤效益;
煤化公司“转机制、增活力”,引入市场机制,增强市场意识,推动销售模式商业创新,拉长产业链,向下游产品,向最终产品过渡;
电铝公司加强生产组织管理、科技攻关研发、开拓市场,用市场机制解决存在问题,用新的思维方式开拓市场,实行岗位货币化管理,推动“转调创”;
东华公司在制造产品达到顶级水平上下功夫,把产品做精做细,做强整体产业集群,集中优势力量开拓市场。
……
“新班子重任在肩,但有新思路,有新举措,发展思路清晰,富有实干精神。”张新文、李希勇的密集深入调研,得到了干部职工的认可和赞同。兴隆庄矿退休职工、全国煤炭系统劳动模范赵从信说:“有这么务实扎实、高瞻远瞩的领导,这点困难算得了什么?
调研还在继续。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大会第二天,张新文、李希勇分别到煤质运销公司、信息中心调研;12日到14日,李希勇到鄂尔多斯、榆林能化调研;15日,张新文到济三矿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