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或迎来投资大潮

发布时间:2013-09-04点击率:788

萧条了两年之久的中国光伏行业,终于开始嗅到春天的气息。8月30日,发展改革委明确了分布式光伏上网电价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2元。较征求意见稿中的每千瓦时0.35元的补贴标准提高20%,为光伏业走出“寒冬”再添动力。

  

  分布式发电补贴每千瓦时0.42元

  

  一直以来,补贴政策都是光伏企业最为关注的政策之一,光伏业有望借此之机尽早实现扭亏为盈。

  发展改革委通知明确,对光伏电站实行分区域的标杆上网电价政策。根据各地太阳能资源条件和建设成本,集中式光伏电站在全国将分为三类资源区,分别执行每千瓦时0.9元、0.95元、1元的电价标准。而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行按照发电量进行电价补贴的政策,电价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2元。

  相对于今年3月份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中,每千瓦时0.35元的补贴标准,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每千瓦时0.42元的补贴标准已经提升了20%,超出了市场预期。

  

  集中式光伏电站分三类地区补贴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电站补贴价格分为三类地区,各自价格不同。

  据了解,此前国家对光伏电站的补贴为建设性补贴,即投资者在建设时就可申请补贴。此次发展改革委出台的补贴政策,是鼓励更多的实际发电,所以按照实际发电量进行补贴。此外,电站补贴由全国统一价变为三类地区不同价格,让补贴更为合理。

  业内人士认为,20年的补贴期限也高于市场预期。业内曾认为补贴年限可能定在10年,此举有助于打开国内光伏应用市场。

  

  电站建设速度加快

  

  经历两年的亏损寒冬之后,中国光伏行业终于开始嗅到春天的气息。根据规划,2015年我国总装机容量达到35GW以上。

  业内人士预测,盈利加速将使电站的建设速度加快,出现电站抢装的热潮。预计2013年中国光伏装机容量可达8.5GW,较之2012年的4.5GW增长88%,而2014年中国光伏装机容量或可达到10GW以上。

  如今,并网难和电价补贴都已得到了政策层面的支持,行业发展的信心得以提振,投资大潮随之展开。

  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认为,定价机制、分类区域标杆电价、分布式光伏电价、可再生能源附加上调,都是互相关联的。能否实现产业的健康发展,管理体制的理顺是关键,这还要看电网的配合:电价附加能否足额收上来,电网能否及时足额发给光伏发电企业。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