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共谋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

发布时间:2013-09-17点击率:672

 中共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为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构画的未来发展宏伟蓝图,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四川的生动实践。当前,发展不足仍然是四川省的最主要矛盾,“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的基本省情没有根本改变,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指导思想具有现实指导性;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两个跨越”具有现实紧迫性;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大发展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启动工业强省、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改革开放、生态文明、扶贫开发、改善民生“八项重点工作”具有现实操作性。

  为了把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落到实处,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共同编写的《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辅导读本18讲》(以下简称《四川篇章18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总括起来,《四川篇章18讲》具有“博、广、深、新、强、短”“六大特点”,是四川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省委第十届三次全会精神的参考书。

  博。“博”是参加《四川篇章18讲》课题研究的人员众多。“中国梦”既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个人梦,既是理想、也是现实,它唤醒了炎黄子孙深沉的历史记忆,照亮了华夏儿女奋发进取的现实愿景,它编织出这幅美丽图画,激励和指引着13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谋发展。中国梦四川篇章是“中国梦”当中灿烂辉煌的一页,四川人民除了怀揣梦想,更要让美丽梦想在努力和奋斗中得以实现,用我们的行动奏响中国梦四川篇章的最强音。由于《四川篇章18讲》是对“中国梦四川篇章”的系统阐释,只有集群众之智慧,才能让“四川篇章”谱写得更加辉煌,把“梦”变为现实。其署名执笔人虽然只有32人(次),但参与编撰、审稿的领导、专家、学者达300多人(次)。其中: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发改委等30多个省直部门提了书面修改意见,各市(州)委及有关厅(局)领导提出了修改建议,特别是吸纳了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四位讲课专家的观点,七易其稿,进一步提升了《四川篇章18讲》的质量。

  广。“广”是《四川篇章18讲》的视野宽广。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就阶段性而言,中国梦四川篇章分两步实现。第一步,到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1年的基础上实现“三个翻番”。第二步,到2020年,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编写《四川篇章18讲》并非临时的应急之作,参加编写、审改文稿的同志,都是长期从事经济社会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的领导和专家学者,他们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熟悉四川的历史和现实,了解全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对未来四川的发展具有独到的见解,造诣颇深。因此,《四川篇章18讲》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国与世界结合、四川与兄弟地区结合、四川发展历史与现实结合”“四个结合”,把四川置于全国建成小康社会、以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台上,对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的“中国梦四川篇章”进行系统地阐释和解读,具有符合四川实际,视野宽广,理论依据充分,可操作性强等特点。

  深。“深”是《四川篇章18讲》的内涵深邃。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四川作为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之一,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就是要推动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期盼。因此,《四川篇章18讲》的内容涉及未来全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发展的各个方面,但重点解读的是“两个跨越”、“三大发展战略”和“八项重点工作”;在总结“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的建议;认为“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加强党的建设是坚强保证,民主法制建设是制度保障。

  新。“新”是《四川篇章18讲》辅导读本的创意新。为了帮助读者准确把握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四川的实际及特点,准确把握四川以往工作及经验,准确把握国际发展趋势及国内形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四川篇章18讲》在解读省委第十届三次全会精神时,重点把现代理论应用于四川实践,文中插入了直观表述的图表,特别是根据需要,创新性地引入了“延伸阅读”内容,为读者提供了相关的可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强。“强”是《四川篇章18讲》提出的措施可操作性强。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根据现阶段的省情特点和新阶段的发展要求,在比较全国各地发展战略、学习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实施“三大发展战略”,这是时间、空间与功能的辩证统一体,具有坚实的哲学、经济学、伦理学以及政治学等理论基础,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实施“三大发展战略”,主要是通过加快“两个跨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因此,《四川篇章18讲》紧紧围绕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跨越”,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政策倾斜、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这些措施不但符合四川发展实际,而且符合四川正在执行或制订的政策范畴,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快。“快”是《四川篇章18讲》编写的时间虽短但成书较快。用“中国梦”推动四川发展实践,是四川省委和省人民政府齐心协力,团结和带领9000多万各族人民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信心、决心与勇气。因此,课题组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精神发扬到《四川篇章18讲》的编写上,“白+黑”、“5+2”的连续工作,从酝酿到出版,只用了近40天时间。2013年5月13日,省委第十届三次全会召开,5月24日开始酝酿,5月26日讨论提纲并成立《四川篇章18讲》课题组推进调研工作;6月6日提交初稿并召集省直有关部门审稿,6月7日分送省直有关部门审稿并提出修改意见,在6月15-17日举办的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读书班学员学习参考,同时广泛征求意见;7月上旬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通过省委党校“县书班”等学员作为参考资料试用,普遍反映良好。

  由于时间仓促,虽然存在少数错别字、遗漏“执笔人”姓名等问题,但瑕不掩瑜,《四川篇章18讲》仍然不失为“站在新的历史拐点,奋力谱写中国梦的四川篇章”的一本好的参考书!我们相信,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让我们“以等不得的使命感、拖不得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集中力量打一场全面小康决战决胜的总体战”,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