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评论,中共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是一次谋划长远、承前启后、砥砺前行的重要会议。全会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立足四川实际,对治蜀兴川思路作了新谋划,站在新的起点对四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总动员,在巴蜀大地吹响了追梦、圆梦的号角。如果说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决定》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芦山地震灾区科学重建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的决定》全面勾画了四川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那么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共同编写的《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辅导读本18讲》则是这幅蓝图的最好注解。本书的一大特色便是以严谨的结构、严密的体系、清晰的脉络对两个《决定》及相关内容中的科学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对核心观点进行了深入阐释,对重大战略和政策进行了权威解读。
首先,作为会议精神的阐释解读,全书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全书紧扣两个《决定》,将其涉及到的内容分为18讲。通读全书,我们可以将这18讲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第1讲到第7讲,主要解读四川未来发展的宏观战略,全书以“宏伟蓝图:中国梦四川篇章的总体设计”开篇,然后逐个解读《决定》中的“两大跨越”和“三大战略”。第二部分从第8讲到第15讲,主要解读四川未来发展需要完成的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改革开放、生态文明建设、扶贫开发、民生保障等“八个方面的工作”。第三部分主要是第16讲,针对芦山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的主要政策进行解读,重在解读如何进行科学重建,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第四部分包括第17讲和第18讲,解读如何从“民主法治建设”和“党的建设”两方面对四川未来发展起到制度保障和坚强保证的作用。这18讲紧紧围绕两个《决定》的重要精神,力求把核心观点论述同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把理论归纳阐发同重大发展成就结合起来,把理论创新同实践创新结合起来。同时,作为辅导读本,该书还吸收了教材编写的特点,在正文中穿插“延伸阅读”,例如第1讲“宏伟蓝图:中国梦四川篇章的总体设计”中加入了“三十年来四川重大发展战略思想”的材料,将四川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系统地梳理每一阶段中共四川省委的发展理念和施政方略。这样的做法极大地丰富了读者的阅读量,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的主要观点,也是对全书结构的重要补充。
其次,作为研究区域发展的学术著作,全书体系严密、梳理系统。本书立足中共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解读四川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和措施,涉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以及各个领域。编写组通过18讲将与各个领域相关的核心观点进行归纳和阐发,每一讲之间联系紧密,承上启下。尤其是为了使全书体系更加严密,对一些核心观点进行重点解读。例如第4讲“三大战略:推进新阶段四川发展的重大决策”,作为对“三大战略”进行宏观阐述的一讲,上承前2讲四川未来的发展目标即“两个跨越”,下启后3讲对“三大战略”每一个战略的详细论述,该讲系统分析了制定“三大战略”的时代背景、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详细说明了“三大战略”如何推动“两个跨越”,深刻阐释了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创新驱动这三大战略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一解读,澄清了许多人在学习中容易发生疑惑的问题,解决了理论学习中的很多难点。
最后,作为指导实践的行动指南,全书的每一讲完整规范、特色鲜明。对于本书的读者,有的通读,有的选读。全书的每一讲都能够独立成章、自成体系,便于对某一方面有特殊需要的读者尤其是分管、负责某项具体工作的地方一线的党员干部,能够高效、深入地学习理解全会精神。书中的每一讲都具有完整的逻辑结构,相当于一篇独立的调研报告或学术论文,具有鲜明的特色。例如第16讲“科学重建: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该讲没有单就芦山地震灾后重建进行论述,而是首先梳理了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的主要经验,介绍了国外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主要做法,进而分析芦山地震的主要特点和灾区的基础条件,然后才引出芦山地震科学重建的思路和目标,最终解读如何才能实现灾区的跨越提升。这样的的解读方法,对读者认识和理解芦山地震灾后重建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很有帮助。
可以说,中共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为巴蜀儿女编织了一出未来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美丽梦想,而《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辅导读本18讲》就是这出梦想最好的解梦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