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习张思德精神落实到现实中来

发布时间:2013-09-18点击率:856

  9月15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光明日报社主办,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弘扬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精神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研讨会”在成都隆重召开。举办这样的活动目的?有何深远意义? 记者专访了承办方负责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李后强。

  企业家日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者):举办这样的学习活动有何目的和意义?

  李后强:在全国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我们召开“弘扬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精神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研讨会,对于狠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会议筹办中,我们不断深化对张思德精神的理性认识,深切感悟张思德精神的巨大力量。今天,我们重温、学习和研究张思德,更加关注的是张思德精神的时代价值,在我看来至少具有六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镜子意义。“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张思德同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标杆和样板,在革命战争年代是,在今天也仍然值得镜鉴。重温学习和研究张思德有利于我们对照楷模人物的标准,查找“四风”方面突出问题,认真整改,更加紧密的联系群众,这也正体现了党中央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主题实践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

  二是信仰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讲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坚定的信念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性因素。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正是张思德作为一个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的最高表达。学习研究张思德有利于我们认识信仰的力量,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第三,平凡的伟大。张思德精神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平凡之中见伟大,细微之处见真情。张思德在平凡岗位上度过了平凡的人生,是个再平凡不过的“小人物”,但却影响了几个时代和几代人,成为了学习的楷模。这就揭示了一个成功人生的路径标准,那就是要从小事做起、从细处入手,不喊口号、不玩虚招,在具体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发挥作用,认真做好每一件事,这样就会“积硅步以致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第四,无声的诚信。真正的诚信不需喊叫、不需声明、不需辩解,只需要行动和结果。我们这个时代太需要诚信和张思德精神了,因为到处充满虚假和谎言。学习研究张思德同志,让我们找寻到那个时代共产党人身上的一个共有特点,那就是不浮夸、不浮躁,不作假、不讲价,心中装的永远是理想信念和人民利益,对党和人民始终保持绝对的忠诚,这是一种无声的呐喊、无声的誓言和无声的诚信。把个人理想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有机结合起来,把个人的选择和社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唯有如此人生才会更加精彩、更富内涵。

  第五,奉献的符号。祖国的富强、民族的繁荣,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奉献。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内在特质。张思德同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个代表、一个标志,时时为人民着想、处处以人民利益为重,唯独没有想到自己。在张思德身上最深刻、最显著的符号就是奉献,只讲付出,不讲索取,为了人民的利益可以牺牲一切。这种精神境界正是我们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人帮我、我帮别人。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人生价值,我们就能够营造起团结友善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第六,时代的偶像。时代造就了张思德精神,张思德精神又丰富着时代精神。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和偶像。张思德精神具有永恒性也具有发展性,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价值功效和引领作用。它吸纳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地不断增添鲜活的时代内容,展现着时代的风采,折射着时代的光芒。在延安时期,张思德是亿万军民学习的榜样,在今天,他仍然是我们崇拜的偶像。这个时代需要诚实、勤劳、清廉、亲民、敬业的人,我们都应该成为“德粉”,都应该像粉丝追星一样去宣传、学习张思德,把张思德精神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

  记者:您对张思德的为人民服务精神怎样理解的?

  李后强:张思德同志是一名平凡的战士,历经平凡的一生,却成为时代的楷模,成就伟大的精神,在他的身上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楷模效应。第一,张思德同志的一生,最大的闪光点就在于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他的追悼会上,毛主席亲笔挽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并做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讲话。此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了我们党的宗旨,成了我们赢得战争、稳固执政、改革发展的重要法宝。其次,张思德同志无论是做普通战士、当班长、干警卫,还是受组织委派去烧炭,都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令人瞩目的成绩。始终把组织要求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按时保质完成任务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把求真务实作为对自己的最高要求。张思德同志的棉衣、单衣、袜子都打满了补钉,却总把每月的津贴积攒起来,用于帮助解决他人困难。后来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也从无非份之想,从不贪图享乐,从不依靠毛主席捞好处,总是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吃苦耐劳,专心工作,始终保持了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对现实时代的狠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记者:您对学习和推广张思德精神有何建议?

  李后强:张思德是为民的楷模和原形。研究和宣传张思德精神的目的全在于学习和实践。让楷模的力量和效应放大,必须遵循正确的道路和指南,必须结合适当的载体和平台,方向是服务人民,路径是改变作风。张思德精神在为民实践中得到丰富,在务实工作中感悟魅力,在清廉氛围中绽放异彩。为此我有三点想法:

  一要突出为民宗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群众路线的精髓核心。为人民服务是群众路线与张思德精神的关键契合点,是党的理论与现实楷模的生动辉映。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学习、宣传和弘扬张思德精神,就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深度挖掘先进典型,大张旗鼓的宣传讲精神、讲信仰、讲奉献的先进事迹,用楷模的精神力量引领社会风尚、带动学习实践,彰显党的伟大宗旨。 二要把握务实要求。“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务实是为人民服务的基本要求。不论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还是学习、宣传和弘扬张思德精神,真正的目的都是解决党建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因此必须在求实、务实、落实、扎实上出真招、下真功、动真格、见真效。广泛深入宣传沉身基层、直面难题、化解矛盾、团结群众、乐于奉献的人和事,将实际成果摆在群众面前,用实效取信于民。三要大兴勤俭之风。张思德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保持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回顾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不难发现勤俭节约历来是我们党弥足珍贵的优秀基因和文化优势,是党领导国家建设、民族振兴的重要法宝。我们必须牢记“两个务必”,始终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为切入点,大力宣扬张思德精神,大力倡导简朴政风、淳朴民风、纯正学风、清新文风,从而净化社会风气,培育健康风尚。

  我们建议:把每年9月8日作为毛主席发表《为人民服务》著名演讲的纪念日,举行弘扬张思德精神报告会和各种为民服务活动,以强化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的宗旨意识,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变为长效机制,让张思德精神永放光芒。2014年是《为人民服务》发表70周年,我们社科院将举行相应纪念活动。同时,建议把四川省仪陇县作为党的宗旨教育基地。四川省社科院将成立张思德研究中心。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