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筠连县人素有重商、亲商、精商的传统, 十万筠商闯天下。改革开放以来走出了一条颇具活力的外向型民营经济发展路子,创造了全省乃至全国闻名的西部人参与全国大市场竞争的“筠连模式”。
事业有成之后,多数筠连商人都不忘地处川滇山区的家乡,他们纷纷回乡投资发展,推动了筠连的工商业发展。
“为促进筠连实现跨越式发展,进一步优化筠连的投资环境和投资政策,吸引更多‘筠商’回乡发展、投资创业,县里制定了更优惠的政策。”筠连县工业园区管委会执行副主任罗吉义介绍,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县上对回乡发展、投资创业的企业在扶持奖励、规费收取的返还、办事效率等方面都加大了优惠力度。
比如,对回筠连创办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从企业投产之日起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5年内县级留成部分全额对应安排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和技术改造。政府按企业竣工固定资产投资额的4%安排企业基础建设扶持资金。固定资产投资以审定的实际投资数额为依据,统计范围包括土地出让金、厂房土建支出和机器设备购置费三项。如企业以旧设备投入的,统一按重置市场价的50%计算。凡五年内,企业所纳税款县级税收达到100万元人民币且低于200万的,政府一次性奖励该企业法人5万元人民币,县级税收达到200万且低于300万的,奖励10万,依此类推。投资兴办高新技术、节能环保、产品出口、交通、电力、旅游等企业的,按照前述奖励增加1倍进行奖励。
企业建设及生产经营五年内在县境范围内产生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按照能免则免、能减则减、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实行减免。经企业申请,按审核认可的收取额的 80%对应安排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和技术改造,经营服务性收费按下限标准收取。金融部门在企业,开户、信贷、结算及企业信用评定等方面优先给予帮助扶持。对企业所用水、电、气按筠连县现行同等标准平等执行,优先办理。同时,重大工业技改项目和对县域经济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的一、三产业项目由县政府按“一事一议”确定更优扶持政策。
“县委、县政府要求工业区认真贯彻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为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以特别优惠的政策吸引全国的筠连商人回乡二次创业。”罗吉义说,随着越来越多筠商回乡投资,筠连民营经济正在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的创新创业发展之路。
为此,筠连对企业办理各种证照实行了“一站式”服务。企业可自行到县政务中心办理有关证照审批手续,也可委托县招商局(园区管委会)全程代办。各有关部门办事程序、标准和办理时限必须公开程序,属县级部门审批手续,原则上 3个工作日内办结;属转报项目,3个工作日内办完转报手续。技术要求特别复杂和需经听证(评审)方式办结的除外,但需事前以书面形式告知。投资额较大的项目,原则上采取会议联审,部门凭会议纪要办理快速审批。
同时,成立了由县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协调组,全程跟踪项目前期工作、工程建设、投产运行和后续发展,为项目作好全方位的协调和服务。严格实行行政不作为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县纪委、县监察局行政效能投诉中心,专门受理客商投诉,查处各种违纪违规行为或因工作不负责任造成的过失责任。
按照筠连县委副书记、县长、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刘朝平的话说,要全县上下密切配合,整体联动,为到筠连和回筠连投资发展的项目建设,营造最佳氛围,创造最优环境,提供最好服务,给予最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