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节假日有利于拉动消费

发布时间:2013-10-21点击率:623

近日,假日办对法定节假日的意见征集炒得沸沸扬扬。能否恢复五一黄金周?春节黄金周可否延长等意见再度甚嚣尘上。甚至有媒体报道称假日办建议延长五一假期。然而,随后的辟谣又如一盆冷水浇到了广大网民的头上。至少明年,法定节假日总量会与今年如一。

  中国的法定假期短,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中国一共有29天公休假,但是去掉调休和双休日,就只剩下11天。而作为世界上节假日最多的国家之一法国,双休日、带薪休假、法定节假日再加上其他假日,法国人每年大约有150天不用工作。德国每个州各有8-12天的公休假,平均每人每年带薪休假30天。而与中国经济水平相近的巴西和印度,除去周末也均有20天以上的法定节假日。中国节假日数量不止是相形见绌,绌的恐怕还不是一点点。

  另外,中国的法定节假日的质量也不怎么样。除了调休让人休假后上班更累外,不少节假日也并未完全的落实。在各个黄金周,许多银行网点都照常上班。各大卖场除了春节可能会休个一两天,其余节假日也是照常上班,恐怕比平时还更忙。而一些民营生产型企业,更是除春节以外全年无休。更别提国家规定的公休假,在数以万计的公司企业中都难以落实……而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联邦国家,一到周末,连银行都是关门闭户,更别提圣诞节、新年、复活节等重大节假日了——整座城市有可能都是静悄悄。

  事实上,放假不仅不会因少上个几天班拖累GDP,反而还会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2012年中秋国庆黄金周,全国旅游收入就实现2105亿元。而2012年全年的全国旅游业总收入也不过2.57万亿元,黄金周短短8天,就占了全年收入近十分之一。1999年中国“黄金周”的产生原因,实际上也正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到来,政府希望通过节假日消费来拉动内需,从而提振经济。因此,国家如今为何又对节假日如此吝啬,一直让人想不明白。

  多一个黄金周分担国庆节的压力,也不会让所有人都那么痛苦,游客的分流,除了让景区不那么拥挤,也可让人们用多出来的时间到新的地方去旅行,或者做其他的事情,这对经济的拉动,绝对是1加1大于2的效果。反之,大家若都挤到一个黄金周出行,过度消费黄金周,却有可能产生反作用。毕竟,独木桥上人多了,桥是有可能断的。你在国内景点滞留了一次两次三次,第四次就会选择价格同样不贵,品质好得多的国外游?而这对国家的经济,又是一个大的损失。

  中国现在正面临从工业大国走向消费大国的转型期。但从各种数据来看,中国人目前的消费能力较之全球都还有些差距。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中国不是一个工业强国,制造业长期处于供应链下游,很难培育出太多高端服务业,从而带动第三产业长足发展。而要调整经济模式解决该问题,也并非一蹴而就。倘若要短时间拉动消费,增加节假日、让节假日更加合理,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毕竟,各种数据表明,节假日对消费力的拉动是不言而喻的。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