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隆梦”:从历史深处一路走来

发布时间:2013-11-06点击率:642

“龙”去“蛇”来的神州大地,回荡着响彻世界的时代强音——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013年初,总书记又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号召,“中国梦”的旗帜下,浩浩荡荡的千军万马正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跃马扬鞭。

  2013年3月8日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江苏代表团审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希望江苏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征程中,按照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欢欣鼓舞的当然不只是江苏泰隆减速机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泰隆集团”)一家企业,但以“为工业传动减速,为民族振兴加油”为己任的泰隆人,秉承“我们的祖国并不是人间乐园,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她建设成人间乐园”(巴金语)的宗旨,勾勒出31年企业创业发展的路线图,闪耀其间的正是“泰隆梦”为“中国梦”增添美丽光彩的风范。

  仲夏的江南水乡,和煦的阳光给泰兴这个县级市撒满了一片金色。走进沐浴在金色阳光中的江苏泰隆减速机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泰隆集团”),一股故地重游、老友重逢的欣喜扑面而来。在全国上下为实现“中国梦”励精图治的今天,记者对这位“老朋友企业”的“泰隆梦”,有了“与时俱进”的解析。始料未及的开场白,竟是总经理殷爱国的一句“壮士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从历史深处发出的慨叹,一下子就引起了记者的共鸣。

  

  “第七任厂长”的“第一桶金”

  

  泰隆集团董事长殷根章说,“泰隆梦”是从1982年开始的。这一年,也是他人生和事业的一个转折点。这之前,南殷纺织仪器厂的人都叫他“殷采购”,而在此之后,他却成了这个乡镇小厂的一把手。那一年,已经换了六届厂长的“南殷” 终因资不抵债濒临破产。面对这种严峻的现实,30多岁的殷根章受命于危难之际,出任“南殷”第七任厂长。摆在新厂长面前的“南殷”真有点“惨不忍睹”:当时厂里身强力壮的,懂点技术的全都“改换门庭,另谋高就”,留下20来个老弱病残,苦守着一个“无资金、无产品、无设备”的“三无”烂摊子。工人们近乎绝望的眼神,连同他们不时发出的凄切的长吁短叹,就像一柄沉重的铁锤敲击着第七任厂长的心。

  抚今追昔,忆苦思甜,殷根章的思绪回到31年前开始创业的那些日子时,语气凝重地说:往事并不如烟,梦想启人心智。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贫穷催生了梦想,梦想给人奋进的力量。为了“梦想成真”,殷根章暗暗下定了“穷则思变”的决心,一定要千方百计让企业走出困境、起死回生。经过3个多月的奔走筹措,殷根章终于用厂里仅有的500元资金换回了1万多元的减速机订货合同。这个合同不仅让当时面临绝境的厂子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而且也让殷根章认识到了减速机市场的广阔前景。为此,他将“南殷”改名为“泰隆”。从此,在他心中便有了一个坚定而美丽的“梦”:投身减速机行业,做出最好的产品拼搏市场。于是,“泰隆梦” 扬帆起航!

  时至今日,殷根章对那段企业的创业史感慨系之。他说,那段岁月不仅“激情燃烧”,而且“艰苦备尝”。他经历了创业者们几乎都会经历的“相同的磨难”,也经历了许多创业者未曾经历的“不同的磨难”,这使他的创业理念登上了一个较高的层次。这位在改革开放风雨中成长起来的优秀企业家认为,1万多元的减速机订货合同还不是“泰隆梦”的“第一桶金”,更确切的意义上,泰隆创业时期积淀下来的精气神,才是“泰隆梦” 扬帆起航的“第一桶金”。

  

  三个小故事

  尽显“泰隆梦”的创业风骨

  

  对每个泰隆人来说,创业时期的几个小故事,令他们没齿难忘。

  故事之一:为4000元的减速机派专人出国维修。

  2002年,泰隆的两台小型减速机被一家外贸公司辗转卖到蒙古共和国用于国旗的升降杆上。一天,殷根章突然接到来自蒙古的国际长途求援电话。蒙古方说,他们买的减速机安装后一直不能正常使用,由于临近该国国庆,升降杆的政治意义巨大,请求派员火速赶赴蒙古维修。放下电话,殷根章立即安排维修工带上两台备用减速机,坐飞机赶赴蒙古,以解燃眉之急。维修人员在第三天就赶到了蒙古现场,故障却是接线盒的两个插头接反了。一件事关国际关系意义的“故障”竟然如此简单就排除了。

  事后一算账,仅坐飞机的费用,就远远高出了两台减速机的全部售价,当时有人说泰隆做了笔不划算的买卖。但殷根章却说,我们不能只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同时,还专门召开了企业售后服务大会,明确表示:只要是泰隆卖出的产品,泰隆必须负责到底,并提出只要维修服务需要,省内当天赶到,国内三天赶到,国际不超过10天。

  故事之二:技术创新失败由企业买单。

  2004年,在为山东一客户生产PS摆环减速机时,公司一位工程师反复琢磨后,感觉产品构造复杂,耗能较高,建议对其中一个部件进行优化设计。殷根章欣然同意,按照他的设计修改后,产品发出,客户使用3个月后出现了质量问题,经查故障就出在修改的部件上。

  得知这一情况,殷根章亲自登门解释,主动赔偿一台同类型减速机并承担运费,公司累计损失5万多元。正当这位工程师为此懊恼,担心要受到经济处罚时,殷根章却找他谈心,告诉他所有损失由企业承担,让他放下包袱,继续攻克难关。

  后来,这位工程师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在保持质量稳定的基础上,使PS摆环减速机单台降耗达到1/3。殷根章得到消息后又决定:一次性奖励他12万元。

  故事之三:编外专家成为企业的“宝贝疙瘩”。

  在泰隆,公司很多专家并不是当地人,大都不是泰隆的“在编人员”。这些专家分别居住在北京、上海、杭州这样的大城市,都是减速机行业的权威,是殷根章利用参加各种行业研讨会的机会“挖”来的。为了聘请北京一位已退休的老专家,殷根章先后“五顾茅庐”。最终,深受感动的专家决定来公司工作。

  这些专家虽是“编外人员”,可殷根章把他们个个当成“宝贝疙瘩”。生活上关心,由所在地办事处人员全权负责他们的生活起居,解决疑难杂事;事业上关心,只要是研究需要,不惜代价,为他们添置办公用品,购置研究设备;感情上沟通,不管多忙,殷根章每个季度都要和他们吃上一次饭,交流交流;待遇上保证,除了固定工资津贴,这些专家开发的新产品都要与销售挂钩,销得越多,获利越多。北京的一位专家说,殷根章是真正把我们当自己人,为他工作开心舒心。

  毋庸置疑,“三个故事”尽显“泰隆梦”的创业风骨。正是这种“风骨”,才使“泰隆梦”风正一帆悬……

  发展才是硬道理,

  业绩才有话语权

  

  殷根章说,胸怀“泰隆梦”,成为领跑者,全靠“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正能量的强力支撑。从1982年生产的第一台齿轮减速机投放市场起,31年的“泰隆”一路走来,梦想成真——

  继第一台齿轮减速机问世之后,几年时间,几个产品,几大步伐,使泰隆减速机跨入了国内外行业的主车道,有的产品还填补了国内空白;

  2000年,投资三个亿建设的泰隆工业园,成为国内最大的钢帘线设备生产基地,被世界名企法国米其林公司确定为全球指定供应商;

  2001年,泰隆牌大车小车减速机首家应用于国家航空航天事业。从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经常可见“泰隆”品牌的身影;

  2003年,泰隆TL模块减速机研发成功,标志着中国减速机技术步入国际先进行业;

  2006年,泰隆为“嫦娥一号”生产的两台发射车用减速机一次验收合格。次年,航天部门又加急订购两台用于“神七”飞船的远洋测控船用减速机;

  2007年8月,泰隆商标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泰隆牌减速机被评为中国名牌,成为全国减变行业唯一同时获得两项顶级殊荣的企业。除此而外,公司还先后荣获“全国首批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全国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机械工业质量效益型企业”、“全国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奖”、“全国用户满意服务”等殊荣,以及诸多“同名同姓”的省级光荣称号;公司年销售量达18亿元,出口额8000多万美元,位于同行业榜首。

  2008年6月14日,全国减速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泰隆成立,揭开了泰隆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篇章,标志着企业将从卖产品、卖技术,走向卖标准的跨越发展。公司现为全国减速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

  2011年,长期受制于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的大型核电齿轮箱机组由泰隆集团研制成功,首批4台套分别运抵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与福建宁德核电站基地进行基础安装……

  经过31年的悉心经营,泰隆已昂首迈进了中国机械工业500强,成为行业龙头老大。公司现拥有总资产10.8亿元,固定资产8.6亿元,占地面积80多万平方米,员工7600多人人,下辖8个子企业。从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引进了大型数控磨齿机、蜗杆磨床、加工中心和计算机控制的碳氮共渗炉等一批高精尖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各类通用和专用生产、检测设备158(套),建立了全国同行业中检测功能最全、检测功率最大、仪器最先进的测试中心,创建了苏中地区第一家厂办省级减速机研究所和科技工业园。

  无须赘言,“泰隆梦”就是以上列实实在在的业绩,彰显出为“中国梦”增光添彩的卓越风范。

  企业家日报记者点评:殷爱国巧借辛弃疾的《破阵子》来抒发“泰隆梦”的创业激情,真是妙笔生花、别具匠心。不揣冒昧,步其后尘再引用几句,意在加深对“泰隆梦”的解析: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创业梦想事,不为生前身后名。可喜一桶金!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