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巴林右旗山丹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以生产有机调味品为主的食品加工企业。这里曾有过辉煌的历史。2005年改制成为民营企业,改制后,企业领导班子始终把企业文化建设贯穿于经营管理和企业发展之中。他们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及广大员工的思想实际,围绕企业生产经营,选准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别具特色的活动,促进了企业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以企业文化为载体,树形象、创一流。企业文化建设对整个社会建设来说,是“小文化”,但对企业来说,则是“大文化”。由于他的内容涵盖了企业工作的方方面面。山丹公司从抓职工的文化入手,两年来投入资金5万余元,用于职工的政治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以及厂区的绿化和美化。为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企业还建立了活动室和图书室,订阅了相关的报刊杂志,并有针对性地组织职工学习。
一个企业也应该有自己的企业精神,这些年“山丹”企业之所以从小变大,由弱变强,关键在于发挥了团队精神,将荣辱观教育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之中。一方面,以党支部的名义,组织员工开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认真学习“八荣八耻”,教育引导广大员工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荣辱观教育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思想保证,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做到爱企业、爱集体、爱“山丹”。并教育引导广大员工“知荣辱、讲诚信、创光彩事业”,把“企兴我荣,企衰我耻,我与企业共荣辱”作为企业艰苦创业的准则。从而,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之成为激励每一位员工爱岗敬业、勤奋工作、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强大精神纽带和精神动力。另一方面,从抓好企业文化入手,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通过文化建设,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为此,充分挖掘企业员工的潜力,组织一些有专业特长的文艺骨干,组建了“山丹”企业业余文艺宣传队。结合企业自身特点,自编自演一系列以弘扬“山丹”企业为主题的文艺节目。同时积极参加旗委宣传部、旗机关工委等部门组织的文艺活动。通过文艺宣传队这一纽带,向社会各界宣传“山丹”品牌,扩大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在积极宣传“山丹”企业的同时,还进一步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组织员工积极参加全民健身登山比赛及有奖知识问答等一系列活动,增加了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以企业为家的思想信念,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山丹”企业的发展史,靠得就是艰苦创业作风,靠得就是以人为本、发挥团队精神,才有了蓬勃发展的今天。已成为拥有生产“山丹”牌酱、醋六大系列、百余种产品的企业。“山丹”产品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纯天然的发酵技术,深受消费者的信赖,成为内蒙特产、草原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