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县依靠自身环境优势,用科技支撑养殖生猪,让猪肉的品质回归本味,这让四个月就催肥的饲料猪相形见绌。兴文山地较多,有养猪的传统,还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该县综合这些有利因素,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走兴文花猪特色养殖之路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同时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发展兴文花猪产业正是发挥其资源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的典型。
■ 通讯员 陆婷 本报记者 何沙洲
“本月10号左右投放市场销售,好的,好的,到时一定提前通知您……”近日,四川省兴文县思成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一年多努力,研发出的“岭上风”牌兴文花猪,将在该县直销店、超市、农贸市场正式挂牌销售,社长黄成龙的电话最近响个不停,了解销售时间、猪肉品质和咨询价格的人很多。
科技指导 养出绿色生态美味
当下吃腻了喂养精饲料、添加剂猪肉的城乡居民,发生了既讲口味又讲健康的心理转变,正在盼望传统养殖模式下原生态猪肉的市场回归。
兴文县顺应市场需求,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培育壮大思成养猪专业合作社,科学养殖绿色生猪。合作社组建了一支拥有高级畜牧师、高级兽医师、营养专家的技术研发队伍,在品种选育、饲料配制、疾病防疫、维护管理等各个环节提供技术指导,推动家庭式猪场向规模化、专业化迈进,建立无抗生素残留、无公害商品猪产销体系。
优美的农村自然风光、优良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兴文花猪”绿色生态,全期饲喂青绿饲料,适当延长饲养时间的山区特色养猪模式,又让“兴文花猪”肥瘦适中、风味良好,其香糯细腻、风味浓郁的特点获得大众喜爱,具有较好的市场需求经济优势。
“我们有完善的饲养技术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严格按照健康养殖标准,拒绝添加任何违禁物质,大家可以放心食用。”社长黄成龙希望更多的人能吃到“放心肉”,品尝到生态猪的美味。
抱团发展 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自2012年11月1日合作社成立开始,社长黄成龙就积极引导养殖大户入社发展,增收致富。短短一年时间里,思成养猪专业合作社已将16家养殖场先后吸纳为社员,服务覆盖到全县10个乡镇,社员养殖场的年出栏肥猪达到800至1700头之多。
合作社提供仔猪给养殖场,养殖场按要求饲养,合作社最后统一收购。养殖的过程中,合作社对社员单位进行技术培训,并定期开展防疫,使养殖户没有后顾之忧,又不愁销路,社员们养猪的积极性自然随之高涨。
“以前农户不懂养殖技术,遇到行情不好还得倒贴。现在兴文花猪的饲养周期虽然长了,但平时防疫有兽医,养殖没有了风险。”黄成龙向记者介绍,加入合作社的养殖户,技术有保障,一头猪大约可以比过去增收100元。随着“岭上风”兴文花猪的品牌做好了,消费者信任了,养殖户每头猪利润再增加100元是完全可能的。“为保证兴文花猪的肉质,我们将始终坚持生态养殖模式,市场会逐步打开的。”
“我们正加大宣传力度,将‘岭上风’牌兴文花猪品牌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兴文生态猪的美味。”谈到未来的规划,兴文县畜牧兽医局局长李家宏说,下一步,还可去尝试发展采摘、养殖、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生态产业链条,让农户得到更多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