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在杭州举行的“纪念春节定期100周年暨春节吉祥物发布会”上,中国春节的吉祥物——“春娃”与“年兽”隆重登场,当地领导还为这两个虚拟人物颁发了出生证明。这是文化产业领域的一个创举,以保护、传承和推广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延续和维系民族的文化血脉,其意义深远。
谈起发布春节吉祥物的初衷时,创意设计这两个吉祥物的浙江佳节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他们是出于一种对保护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使命。目前年轻一代轻视中国传统节日热衷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的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面对因文化迷失而造成的道德滑坡,让他们感到对中华传统节日的弘扬和保护已是刻不容缓,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来引起社会的关注与重视,从而让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提高对民族节日的认知,让他们从心底里喜爱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份宝贵财富。
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是看他的经济有多发达,军事有多强大,还要看他的文化影响力有多大。节日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影响力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影响力。中国发展到今天,应该是时候向世界输出我们的文化,输出我们的价值观,输出我们的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相对于西方的节日,传承性和推广性比较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节日没有统一的规范,同一个节日各个地方的过法都不同,这样就导致节日的识别性比较差,让人无所适从,也不利于推广。
另外,由于传统节日大多来源于农耕文化,来源于庆丰收、祈祷、祭祀等,已经不适应当代需求,而现在人们过节主要是为了娱乐,为了休闲,调节身心。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传统节日进行改造,制定具有现实指导性和操作性的节日规范。创造一些新的节庆样式和民俗活动,以顺应时代需求,迎合年轻人的口味,才能让他们喜欢与接受并传承下去。另一方面要寻求传统节日产业化的途径,变文化力为生产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护与开发并重,公益与效益双赢。
要保护传统节日,光靠行政命令或者填鸭式的教育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大力宣传推广传统节庆文化,为此,浙江佳节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决定推出一个“传统节庆文化推广工程”。
首先他们运用CIS理论,对中国传统节日进行了规范化改造。为每个节日制定一套具有强烈识别性又便于执行的规范,尽可能提高传统节日的娱乐性、参与性和可操作性。
佳节影视首期对春节进行了CIS的全面设计,从理念到行为,再到视觉传达。而在春节的视觉识别系统中最重要的就是春节吉祥物。这是春节视觉系统的核心与灵魂。他们首先对原先的春节传说进行了合理的改造,并根据这个传说,设计了“春娃”和“年兽”两个动漫形象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春娃和年兽”分别代表了人与自然。人需要活力,需要智慧与勇气。大自然会让人受益,但也需要人善待它,你对它好,它就会给你回报。
据悉,佳节影视在春节吉祥物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分别注册了版权、专利、商标以及域名等。据悉,公司对个人、政府机构、学校、公益组织以及媒体宣传等非营利为目的的使用将永远实行免费。
发布会上,与会的嘉宾们欣赏到了一段精彩的动画,据佳节影视透露说,他们准备制作一个以“春娃”和“年兽”为主角的3D动漫电影“欢欢喜喜过大年”。同时,会上还展示了刚制作开发的春节吉祥物的玩偶、年装等。为了把春节文化做精、做足、做透,佳节影视公司还特别邀请了著名音乐人、《龙的传人》词曲作者、中国动漫集团顾问侯德健及浙江省资深音乐人、知名作曲家流云制作一批春节歌曲,还邀请了中国美院国画系教授、著名画家徐墨及著名油画家颛孙中华以“百年春节”为题材,创作国画、油画。四位特邀创作人员均应邀来到了发布会现场和大家见面。
最后,与会的民俗专家还和几名电视名嘴就民族节日的保护与开发、中国人该如何过春节、除夕被取消法定假日是否合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据了解,浙江佳节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虽然是一家新办的企业,但公司有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他们早就是行业的精英。他们之中有国内原创动画的顶尖创意策划人、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第一个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动漫作品“龙蝙蝠”的作者郑凯军;有原浙江省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电影制品厂厂长、电视剧《天下粮仓》制片人何欣;有在电视新闻、文艺、专题领域颇有建树的资深策划、编导;有获得过中国和世界美术大奖的艺术家;有毕业于中国美院、德国柏林艺术大学的高材生;也有浙江的优秀民营企业家。
他们创作和参与主创的许多作品获得了极高的荣誉:美术作品《童年的梦》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星火计划0001号》、《快乐幼儿园》、《人类的朋友——鸟》先后获全国美术作品铜奖;大型动漫图书《龙蝙蝠》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动漫短片《迷失的钟》获第九届中国国际动漫节“金猴奖”最具潜力奖;电视剧《天下粮仓》获电视剧飞天奖;电视剧《至高利益》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电影《寒号乌》获中国电影华表(铜牛)奖;美术作品《马到成功》《福星高照》等首次代表中国在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整体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