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并没见过资本主义

发布时间:2014-01-06点击率:627

在西方经济理论史中,亚当·斯密一直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但考察历史,我们就会知道,亚当·斯密所处的时代,人类并没有进入严格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社会,亚当·斯密并没见过真正的资本主义社会,起码在其写作《国富论》之前是这样。我们可以看看以下史实:

  

  一、亚当·斯密时代

  火车还没有发明

  

  亚当·斯密并没有经历过火车时代。亚当·斯密的时代仍然是马车时代,货物交流范围很小。亚当·斯密的生卒年月为(1723~1790),他于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富论》。1773年,《国富论》已基本完成,但亚当·斯密多花三年时间润色此书,1776年3月此书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疯狂,因此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亚当·斯密去世十年后的1801年,发明家特里维塞克才首先造出了在一般道路上行驶的蒸汽动力车辆,于次年申请到专利权。在此基础上,他把瓦特的蒸汽机改造成高压蒸汽机,用这种蒸汽机成功地制造了可以在轨道上行驶的火车头。1804年2月29日,特里维塞克的火车头沿着专门轨道由默尔瑟开到阿伯西昂,开创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车的光辉行程。十年后,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斯蒂芬森制造并改装了一个相似的火车头,并铺设铁轨,开始在煤矿中使用。

  可见,资本主义早期最重要的发明——火车,是亚当·斯密去世之后才出现的。

  

  二、亚当·斯密时代

  还没有经济危机

  

  亚当·斯密之前尽管发生过诸如郁金香泡沫,南海泡沫等,但那仅仅是投机泡沫,与经济危机完全不同,亚当·斯密并没有经历过经济危机,经济学史上公认的经济危机是亚当·斯密去世30年后发生的。1825年英国才第一次爆发普遍经济危机,这年7月,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从货币危机开始的。当时,股票行情猛烈下跌,到1826年初,股票跌价造成的损失约达一千四百万英镑,信用关系破坏,银行纷纷倒闭。1825~1826年间,英国有七十多家银行破产。1825年底,著名的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从1824年底的1070万镑降至120万镑。1826年工业危机达到高潮,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物价暴跌,大量工商企业破产,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遭到了危机的沉重打击。整个社会经济处于极度的恐慌和混乱之中。此后,平均大约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经济危机,如1837年、1847年、1857年和1866年。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同程度地爆发了经济危机。

  很多人喜欢引用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理论,甚至经济危机时也引用,而亚当·斯密根本就没有见过经济危机,如果他见过经济危机,特别是见到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巨大社会破坏力的话,肯定也会修正和补充自己的理论。

  

  三、亚当·斯密时代

  严格意义的工业革命并未发生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有两个,一个是珍妮纺织机的发明,一个是是蒸汽动力的广泛应用,而后者是重要的。亚当·斯密时代虽然珍妮纺织机刚刚发明,但蒸汽动力还远远没有得到广泛运用,工业革命刚开始,工业化并不普及,珍妮机的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

  当时是这样的。1764年的一天,英国兰开郡纺织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晚上回家,开门时不小心踢翻了他妻子正在使用的纺纱机,当他弯下腰准备扶起纺纱机时,突然愣住了,他看到被踢倒的纺纱机还在转,只是原先横着的纱锭变成直立的了。他猛然想到:如果把几个纱锭都竖着排列,用一个纺轮带动,不就可以一下子纺出更多的纱了吗?哈格里夫斯第二天就造出了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纱锭的新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1764年制成了以他女儿珍妮的名字命名的纺纱机。1768年哈格里夫斯在诺丁汉与别人合资开办一家纺纱作坊,用珍妮纺纱机生产针织用纱。“珍妮机”也渐渐流传开来。

  虽然亚当·斯密写作《国富论》的年代与珍妮纺织机发明的年代略有交叉,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完成时,珍妮纺织机还未大规模流行,可以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写作的灵感与珍妮纺织机毫无关系,而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更重大发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更是亚当·斯密之后的事情。因此可以非常肯定的说,亚当·斯密的思想产生时代,工业革命尚未发生,亚当·斯密也没见过工业革命,这从亚当·斯密的著作中可以看出,《国富论》的主角仍然是屠夫、面包师、酿酒师等,而非资本主义时代的资本家。可见用一个没有经历过工业革命,一个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一个没有见过全国大市场的学者的著作来指导资本主义,指导市场经济肯定是会出很多问题的。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