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股2013年最后的交易阶段的整个市场轨迹变化来看,A股市场体现了明显的分化走势,即权重股整体走弱,部分科技新兴产业股票走强的格局。透过2013年市场牛熊股价的分化来看,在2014年,随着市场化、法制化与国际化的深入,A股股价的分化将愈演愈烈,而其背后将体现出明显的机构淘汰战。
众所周知,权重指标股的持仓与新兴小盘股的持仓不可同日而语。尽管2013年A股市场中部分新兴产业股票出现较大上涨,一些股票的年度涨幅高达200%以上,但从体量来看,也仅有数十家而已,而反观市场绝对权重的指标股,比如贵州茅台、洋河股份、山东黄金、招商银行、万科A、保利地产、中国神华、中国人寿等,实际上这些股票的下跌幅度与绝对市值的下跌,反映出机构亏损程度。笔者测算A股市场小盘与大盘的涨跌比,发现同一机构炒作小盘股,而持仓大盘股,即使所持小盘股上涨200%,但由于持仓比例不同,其一只持仓略的大盘股下跌20%就可将全部小盘股200%以上的收益全部抹去。因此股价分化表现最大的不同是除非你完全持有部分表现较好的创业板与中小板股票,且要小盘股的股价也有不涨反跌的。在机构操作中,这种现象是极少的,因此从2013年整体市场来看,权重股带来的机构投资亏损是惊人的。我们以贵州茅台来看,年初股价200元左右,目前则跌至125元附近,其2012年报显示基金持有家数为352家,2013年中报持有为308家,那么进入到年终阶段,可以说300家左右的基金机构持仓浮亏已非常惊人,其由于目前流通市值近1300亿,而年初2000亿左右,700亿市值的下沉,其带给机构投资者的无奈如何呢,尽管其中系内基金炒小盘有所获利,但市值与持仓目前显示的亏损是必然的。如果年初全仓持有某只年度跌幅50%的权重股,目前的经营会如何呢?公募或可维持,而私幕机构如何维持?
从整个2013年情况来看,尽管期间主题投资产生了上海自贸概念、金改题材等,但这些品种只能是短期爆发较强的品种,虽然部分机构参与了短期收益的运作,但从炒作的后续效果来看,市场跟风者已大不如前些年,短线机构资金的炒作模式正面临市场化与理性化的严峻挑战. 同时,我们看到年终阶段,部分游资炒作负资产的昌九生化,但其能否成功出局依然是个问题,这类亏损类股票的价格,如果市场化严格与深入,国际化对接,其完全是可能跌至1元之下的。
从大的经济面情况来看,2014年所面临的情况或更加严峻,一是产能过剩,二是影子银行危机,三则是债务危机累积等。而在此危机因素的累积过程中,新股与新三板的提速扩容也很难预测。比如产能过剩,研究发现此次产能过剩,与2005年前后出现的产能过剩不同,2009年延续至今的这一轮产能过剩涉及领域更广、程度更严重,化解难度前所未有。机构在2013年股票投资市场中的权重下跌,在2014年宏观经济面严峻的背景下,其生存、发展与淘汰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观察发现,尽管基金机构通过互联网金融等形式出现总体规模增加,但由于分期与不稳定性因素,其机构发展的障碍正日益受到金融领域资金紧张的严峻挑战。2013年末,我国M2/GDP的比值全球第一,高达200%以上,而如此背景下,资本市场资金紧张,看来已不是用资金能够简单撬动。同时2013年还出现两次严重危机售,一次是今年6月,而另一次则是在前不久。
从世界主要资本市场发展变化来看,淘汰与发展是共生其存的,目前A股机构投资者持仓品种的严重分化,预示A股在2014年市场投资中,特别是在市场面与经济面不确定性因素演变背景下,将出现明显的机构淘汰战,而这一过程或异常巨烈。
(作者简介:资深市场研究人士,在国有企业、美资公司从事高级管理工作多年,并在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执业证券市场研究10年以上,多年来在国内外主流媒体发表财经、证券市场研究等近10000篇文章,具有国家证券执业一级资格证书,研究方向为市场经济与证券市场策略、公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