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看待“老板赚不过炒房老板娘”

发布时间:2014-02-10点击率:597

近期,一则新闻在网络上流传甚广:温州一企业老板拥有1000多名工人,苦干精算,一年利润一百来万;而老板娘在上海买10套房子,8年后获利3000万。

  炒房的利润如此之高,导致实体经济空心化,其危害已众所周知无需多言。但企业利润为何如此微薄?全球经济仍在艰难复苏之中,所以需求下降;中小企业融资尤其困难;材料和人工等各种成本上升;政府部门所征收的税费多如牛毛等因素,导致了企业的利润越来越少。例如,叶檀博士在一篇文章中曾列举了一个数据:一个个体户企业,一年的税率达到了34.4%。——光税率就如此之高,再加上其它的开支,“不偷税漏税,就没法活”这一结论,并非空穴来风的冷笑话。

  深表同情之余,我也要说一下质疑与批评。我无法得知,这100万元的利润,是否已扣除了厂房、设备折旧等费用。若没扣除,那这家企业的利润可能远远没有100万元。笔者因工作关系,常年累月与各类企业打交道,虽然行业不同,但一般100人以上的工厂,一年的利润都可在100万元或以上(已扣除折旧费)。故而,基于“没有不赚钱的行业,只有不赚钱的企业”这一产业常识,尽管从报道中我无法得知温州这家企业的经营详情,但其管理不善显然是存在的。对于一个利润如此微薄的企业,企业老板为何不加强管理来增加利润(例如实施“消除一切浪费”的精益生产体系)?另外, 1000人一年只贡献利润100万元的企业显然不是主流,否则,“中国制造”早就坍塌了、中国的经济早就完蛋了。再有,不是很多炒房客也遭遇了“腰斩”、人间蒸发、跳楼了吗?

  一味以偏概全地传播、偏信“老板赚不过炒房老板娘”,只能令人徒生悲催之余加剧人们对实体经济企业的恐惧感,这对消除实体经济空心化显然是不利的。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