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日益增长 “养老地产”春天即将来临

发布时间:2014-02-17点击率:532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与之并行的人口老龄化的浪潮已经袭来。

  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字显示,目前我国老龄化人口已达2.02亿人。仅以四川成都为例,官方数据统计,目前成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已经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成都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00万人,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居前列,未来仍将继续快速增长。目前,成都市的养老机构严重不足,养老床位存在巨大缺口。从2013年开始,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将以每年1000万的规模递增,未来20年还将翻一番,突破4亿人。庞大的市场潜力为老龄产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养老地产”应运而生。

  “养老地产”的概念,应该说大多数人对它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认知。所谓“养老地产”,是为中高经济实力的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居住条件和人性化的服务内容,依据老年人特点和需求,设计、建造的专供老年人居住的住宅;它既体现老年人养老居住,又能享受到各方面社会化服务的住宅;“养老地产”属于商业房地产范畴,具有“福利性事业、市场化经营的特点。”

  纵观全国各大城市,其住宅产业早已是风起云涌,商业地产、工业地产、教育地产也是各方称霸,但惟独作为夕阳产业的“养老地产”却成为了被房地产商遗忘的角落。实际上,中国有着数以亿计的老年群体,老龄化的趋势影响了众多行业的调整,房地产行业也是如此,在社会经济结构迅速发展与调整的形势下,“养老地产”势在必行,大小房企纷纷瞄准了这一块红利蛋糕。2013年12月24日,保利地产对外宣布长期养老战略规划。当天,保利地产董事长宋广菊对外说,保利地产计划全产业链切入,打造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三位一体”的中国式养老模式,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三亚等地,保利地产已有6个养老产业项目在建。首创、华润、远洋等也已开始试水“养老地产”,泰康人寿、中国人寿等保险公司也逐步涉足“养老地产”项目,更有大小虾米房企踌躇满志,急于在养老地产分一杯羹。

  “养老地产”是近几年一直在发酵的话题。据介绍,《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关于“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在十年前就曾被保险业内人士提出过,“但金融机构担心房价会跌,消费者则担心房价会涨,抵押后亏本”,所以,积极尝试“以房养老”的险企并不多。相反,在开发养老地产上险企干劲十足。近年来,泰康人寿、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等多家险企也在纷纷拿地,进军“养老地产”。几年前在我国还是个新名词的“养老地产”,而如今其已经成为开发商与险企争夺的新“战场”,尽管眼下仍看不到真正的爆发点。

  养老地产在目前在全国都处在尝试探索期,缺乏成熟的运营模式和服务机构。“现在我们看到的个别打着养老地产名号的房地产项目,实质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养老地产。”有人不无忧虑地指出,“多数养老地产项目,养老是幌子,圈地才是目的。”业内亦有人士指出,由于定位不明,现阶段养老地产只是贴上了不同的标签,以不同形式卖房,并没有摆脱传统房地产开发的本质,应警惕企业假借“养老”之名变相圈地。

  不过,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老龄产业陈旧的体制机制将被突破,一个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且平等互换的现代市场体制将加快形成。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提到养老问题的次数甚至比房地产还要多,这足以证明养老问题已列入我们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亦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企业自主经营市场机制的形成、政策细则的落地实行以及城镇化对持有物业需求的强化,将进一步促进养老地产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

  回首2013,养老地产界发生的最大事件便是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即35号文件。该文件从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政策措施、组织领导四方面出发,包括19个具体方面,45项主要工作任务落实,对加快发展我国养老服务业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同时,各级政府将对老龄产业发展亦高度重视,国家有关部门将就我国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制定整体规划。以上将共同促使建设、规划、服务、卫生、金融、土地、税收、就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等36个养老服务业领域的系列化支持措施在2014年不断完善落地。

  2014年国家将逐步完善各地土地供应、税费优惠、养老医学、康复、护理、养老心理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和就业政策;同时也将进一步完善补贴政策,通过补助投资、贷款贴息、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服务机构,并在资本金、场地、人员等方面进一步利用社会力量降低养老机构的门槛。2014年一系列政策的密集落地,必将为整个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2014年,随着相关政策逐一落地,“养老地产”或出现爆发式增长。在扎堆于养老产业的各路资本中,房地产企业正借政策东风高调扩张养老性地产。据悉,万科、首创、复兴、绿城等龙头房企也纷纷抛出了“养老地产”发展计划,公开信息显示,房企预定的养老地产项目已超过百个。有消息称,民政部下属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与香港、迪拜投资者联盟,计划在内地及海外打造12个高级退休保健项目,该联盟包括迪拜发展商Pearl Dubai及香港的周大福养老产业投资公司。

  业内有人乐观地预言,“养老地产”与旅游观光业相结合是其必然趋势,未来其前景必将是光明的。旅游与房地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行业,但相互交叉,形成了许多边沿性结构,而理念的渗透,更产生了全新的综合。“养老旅游地产”的提升,是旅游小城镇开发及旅游城市开发,将旅游的区域开发与城市养老全面结合的尝试,目前已经出现。

  其实,旅游养老是现在比较受关注的地产视角。例如海南的宣传定位中就有风景、风情、度假养老的部分。山东威海凭已经在众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志诚地产商克勇就指出:“旅游养老是威海旅游地产比较受关注的一新视角,创新核心在于适老化设计。从护理、医疗、康复、健康管理、文体活动、餐饮服务到日常起居呵护,增加设施设备和精心打造专业管理团队。”“度假住宅是现在销售的一个重点,如何改变我们的小区配备、配套,来增加我们项目在这个旅游地产的市场占有率,这个很关键。”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养老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正将养老产业带进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毋庸置疑,“养老地产”的春天即将来临。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坦言,“我预计10年之内养老产业会保持每年10%的增长水平,将出现井喷现象,这当然应该是值得关注的产业。”

  套用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一句名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现阶段的中国,“老龄化的浪潮已经袭来,养老地产的春天还会远吗?”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