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匹狼闯“网”:日销从千元到1.2亿元的电商路

发布时间:2014-02-28点击率:538

2013年“双十一”,七匹狼18000件时尚轻薄多彩羽绒服成为七匹狼的“爆款”,遭到“哄抢”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品类和款式的畅销。这一天七匹狼单日销售额达到了1.2亿元,居男装品牌类目第二位。而在2008年,七匹狼电商一天最多营收不过千元。

  传统品牌一旦嫁接互联网,是不是就会迸发出比网络品牌更巨大的能量?七匹狼是一个样本,一个探索互联网渠道与互联网思维的样本。它有既定的压力,也有意外的成功,有大胆的尝试,也有不可触及的理想。

  受益B2C,库存下水道?

  七匹狼并不是电商业务先行者。2008年,金融海啸让国内外需求骤减,服装以及运动用品产业在急剧扩张后要重新考虑未来。这年6月,七匹狼在淘宝开办旗舰店,正式启动电商业务。其实七匹狼的产品早就在线上扎了营,此前三年,是淘宝网崛起的黄金期,有许多小店在销售七匹狼男装。店主多为七匹狼线下经销商或是他们的亲朋,商品正是滞销的库存。

  从2010年开始,通过谈判,七匹狼给规模较大的店主授权,并按照线下经销制度管理他们,引导他们订期货。例如线下店员的培训规则变成线上客服标准,线下形象设计变成线上装修,而线下经销商返点和激励政策,也开始适用于线上。到这年年底,七匹狼有7家分销商脱颖而出,其分销量逐渐从微乎其微发展到50%的比重,基本能与直营店相抗衡。

  随后,七匹狼又完善一系列线上销售制度:包括店面形象、经营法则、推广方法、品类结构的相应规范。然后,线上分销商再照此标准进行改良。

  由于空间消费距离的限制,不同地区的线下店面可以有一定价格弹性,而不给其他店面带来影响。但线上价格是透明的,一旦有分销商使用低价款产品来引流,就容易伤害其他线上经销商的利益,让价格体系变得混乱。

  在2013年年底,七匹狼线上业务销售额约有3.5亿元,预估可占总销售额的7%。但是七匹狼电商渠道的主要功能还是消化库存,当时网店中90%的货品是库存。

  点评:很多人以为互联网思维就是B2C,就是做电子商务,但后者只是互联网的部分内容。B2C是一种互联网作业模式,但在传统服装品牌这里仍然是库存下水道。对七匹狼而言,电子商务是一个成本更低的库存消化方式,它让七匹狼省掉了大笔的工厂店投入。

  浅尝O2O,线下藏阻力

  在授权线下部分大经销商往线上发展的同时,为了保证所有线下经销商的利益,七匹狼在价格方面,实行线下和线上相对统一。

  在品类上,线上经销商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可以推网络专供品,推其他不同型号;可以预售新货,也可以卖线下库存、也可以推限量版的产品。特殊之处在于,线上渠道的专供品需要引流品来吸引人气,七匹狼就开发了对线上渠道专供品。这些专供品多为基本款,款式简洁,少做或不做细节化处理,没有线下品类的暗纹和暗扣,做低价引流时也不会给线下渠道带来影响。

  这只是规避矛盾的手段,有没有方法使线上线下形成合力,在根本上消除两者的利益冲突?七匹狼想做一个打通线上线下的交易平台,对线上线下的资源进行统一调度。线下的产品、促销信息可以在线上发布;线上分销商的配货,可以从线下调配。“七匹狼电商渠道的融合趋势会越来越明显”,七匹狼董事长周少雄的底气正是基于线上线下的优势互补。

  如果线上用户有退货要求,用户可在线升级为线下渠道的VIP客户,就近到实体店享受退换货服务,其退换政策与线上相同。这种做法看似给线下实体店带去麻烦,实则将线上的用户输送给了线下,继而刺激线下二次销售。

  用户权益在放大,体验在提升,O2O的操作模式也在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线上线下无缝对接,为用户进行无差别的服务——把渠道问题放在以用户为中心的前提下考虑,才是互联网思维下的整合。七匹狼的想法是,未来会员在线下实体店购买七匹狼商品,所积累的积分可以在线上的各个平台使用,即所有的积分可以在所有渠道等价使用,获得线上、线下一致的消费体验。

  从卖库存到卖新品,从简单的官网到各大电商平台旗舰店,从松散的山寨网店到系统的线上供应商体系,七匹狼整合线上线下资源,铺就了一个全渠道的O2O体系。

  在2013年上半年,七匹狼电子商务部门升级为独立公司。它包含商品部、渠道部、运营部、市场部等部门,这些部门又与集团公司相应部门专人对接。电商公司可以按照流程提出各种需求,统一并入公司从开发到销售的各个流程。看似独立而不失融合的架构,这使七匹狼O2O业务得到自主的空间和体系的支撑。但是,电商业务仍是定位为线下零售的一个补充。

  点评:线上、线下,都是一种购买通道。而传统品牌所需要做的,正是要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以服务用户,为其提供一致且最佳的消费体验,从而使品牌在行业中胜出。同时,七匹狼的线下渠道中加盟店居多,暗藏了整合阻力。关闭、升级、搬迁加盟店,增加直营店比例,会是其渠道调整的必由之路。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