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除夕会放假吗?五一长假能恢复吗?带薪休假究竟如何落 实?对此,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旅游局局长、全国假日办主任邵琪伟称,这些问题涉及的面太宽了,“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国家还面临着经济下行挑战, 要发展、改革、稳定,就要进行综合的研判。群众增加假期的愿望可以理解,但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面临很多矛盾和问题,要考虑综合平衡。五一长 假能否恢复,这个问题也还没有研究。”(3月12日《山西晚报》)
虽然邵琪伟主任并没有直说,但其显然是认为多放假、恢复五一长假 等,对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是有不利影响的。那么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应对经济下行风险,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关矛盾和问题,考虑综合平衡等,就该少放假, 甚至暂时对恢复五一长假“还没研究”,也不打算研究。
仔细分析起来,这种认识显然是有所偏颇的。首先,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层面来说,广泛的民意比社会经济发展要重要。如果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都觉得应该恢复五一长假,那么出于以民为本的执政原则,出于尊重民意等考虑,也是有必要恢复五一长假的。
其 次,恢复五一长假等对经济发展有不利影响,但同时也有积极促进。因为多放了假,看似是工厂停产、商家歇业,经济将面临下滑风险。但一方面,放假保障了休息 与休闲需求,休息权保障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无疑才会更高,高效率地工作3天,比不想工作、累得没心情工作而“磨洋工”5天,哪一个更有利?这明显 是一目了然的。
另一方面,国民经济发展有“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净出口。而中国的消费在“三驾马车”中,是力量比较弱的一项。人们 要么因为生活压力大、成本大、风险大等,不敢消费;要么因为想消费却没有机会和时间消费。而如果恢复了五一长假,无疑将会促使人们通过旅游、购物等增加消 费,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内驱力”!
恢复五一长假,不仅是顺应民意之需,同时也能用促进消费的方式带动国民经济增长,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