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达集团历经三十余年发展,在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刘沧龙的带领下, 立志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受尊重和可信赖的现代化国际企业集团”为愿景,建百年宏达,立长青基业。企业经过不断发展已成为拥有近60家成员企业的多元 化大型现代企业集团。宏达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得益于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正是这种支持,成为支撑宏达人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发展动力。
当 前,为人民造福的中国梦,成为了新一代中央领导人共同奋斗的目标,也成为了13亿人民共同的夙愿。“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新宏达”已成为宏达人的共 识。日前,企业家日报记者对宏达集团的“中国梦”、“宏达梦”进行了采访,并通过报道充分彰显宏达集团的精神面貌和追求,全面展现宏达集团良好的企业形 象。
记者:中国改革开放,曾激发了无数中国人的创业激情,他们怀揣梦想,在改革的大潮中敢于面对挑战,勇于战胜困难。然而30余年 过去,有的已折戟沉沙,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有的却成绩斐然,成为中国企业家的佼佼者,宏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刘沧龙先生当之无愧是其中优秀企业家 的代表之一,不断奋进在走向成功、实现梦想的征程中。如今,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提出“中国梦”,旨在引领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请问刘沧龙主席如何理解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和增强“中国梦”的信心?
刘沧龙:“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实 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的论述,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 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决心和信心,极大地升华党的执政理念,使党的执政目标、执政宗旨、执政遵循和执政方略更加富有时代气息。我们要增进 对党的领导的信赖和拥护,坚信我们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
记者:“中国梦”之于宏达,就是“宏达梦”,请刘沧龙主席谈一下您对实现宏达梦的思考,以及宏达集团走向成功的经验。
刘 沧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经济的发展,需要千千万万满怀梦想、有理想和信念、对党和政府充满信任、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民营企业。“中国梦”之于宏 达,就是我们的“宏达梦”,其本质内涵,就是建百年宏达,立长青基业,实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实现干部员工健康、持续成长。实现宏达梦,要有“闯三 关”,建百年老店之宏达愿景,要弘扬“认真做人、认真做事”之宏达精神,要凝聚爱企如家、荣辱与共之宏达力量。“宏达梦”归根结底是宏达人的梦。宏达广大 党员、干部、员工要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学习,正确把握“中国梦”和“宏达梦”的深刻内涵,将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国家强盛紧密结合起来,使“中国梦”、 “宏达梦”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
四川宏达集团始建于1979年7月。历经30多年的艰辛创业、经营积累和管理沉淀,现已发展 成为一家集多金属矿山开发、多金属冶炼、金融投资、房地产开发、磷化工生产、国内外贸易等产业于一体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现有总资产近500亿元,员工 30000多人,国内外成员企业58家,控股2家A股上市公司,位列中国500强企业、中国最大500家企业集团、国家520户重点企业。
我 们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正是我们保持不断创新与变革的结果。我们保持不断创新和变革的动力,总结起来可以说有两点:一是责任和使命。“宏则龙腾沧海,达则 兼善天下”,这是宏达追求的企业使命和存在价值。我认为:优秀企业的经营目标不仅仅是实现经济效益和利润的最大化,同时,也要重视社会效益,树立企业公民 良好的公众形象,力争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受尊敬的企业”。我们有这样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才会不断的提升和发展。所以说,保持不断创新与变革是我们企业发 展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二是社会和市场的要求和推动。企业是市场的个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符合社会和市场的发展规律。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整 个社会处于剧烈震荡和变革时期,这些社会变革也将反映到市场层面,这就要求企业必须紧跟社会与市场的需求与变革,在社会和市场的潮流下顺势而行,保持不断 创新和变革,这样才能在市场上立足,才能不断发展进步。
宏达30多年的发展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宏达的发展史上,我们经历过多次的国家 宏观调控,每一次调控都可以说是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尤其是2008年,我们经历了汶川特大地震与全球金融危机的双重考验。虽然30多年来我们经历了许许多 多的困难,但是每一次我们都挺了过来,并且发展得很好。在面对困难时,我们不是一味抱怨,怨天尤人,而是积极面对困难,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发扬“认真 做人,认真做事”的企业精神,不怕吃苦,艰辛创业。在遇到困难和危机时,我们形成了一种逆向思维,就是越是危机,就代表越有机会。在危机中把握机会,做足 准备,当危机过去,马上就能迎来大发展。
记者:宏达集团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和美好梦想的企业,三十余年创业实践,在企业创新转型、做强做优、优化管理、健康发展方面,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请刘沧龙主席谈一下您是如何正确把握“中国梦”和“宏达梦”的关系,从而实现实业报国,产业兴国?
刘 沧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经济的发展,需要千千万万像宏达这样满怀梦想、有理想和信念、对党和政府充满信任、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民营企业。所以我认 为,践行“中国梦”,我们民营企业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只有勤劳、实干、智慧,还实体经济以信心,才能实现“中国梦”。
中国经济过去三十 多年奇迹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民营经济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半壁江山,许多人被抑制的创业精神爆发性地释放出来。当民间资本进入越来越广泛的市场领域后, 得到了相对自由的运用,以远高于大多数国有企业的效率,在为自己展现价值的同时,为整个社会创造了财富。从一组数据不难看出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日益 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仅占有全国20%资源的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已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60%,占税收增量的比例超过95%,解 决了80%的城镇就业,占新增就业岗位的90%。因此,民营经济是30余年改革开放的最大成就,不仅解决了中国的民生问题,还推动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我认为,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实现小康社会,践行“中国梦”,民营企业将起决定性作用!只有勤劳、实干、智慧,还实体经济以信心,才能通过民富国强实现“中国梦”,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 们宏达集团,作为从四川起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中国500强企业,作为改革开放的全程参与者、践行者和受益者,34年来始终坚守“实业报国”的理念, 坚持在以工业发展为坚实基础的前提下,走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经营、职业化管理、国际化发展的道路,全面提高竞争优势、综合实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 企业健康发展和员工健康成长。虽然我感觉做工业很艰辛,但这是我们的根基,从来不言放弃。我们必须要经得住诱惑,沉得住气,静得下心;要以危机意识为持续 发展的动力,通过创新驱动、优化结构、转型升级,上游抓好资源整合,下游抓好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形成绿色环保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 业兴,国家才能强盛;实业兴,人民才能富裕;实业兴,民族才能复兴!实业兴衰将直接决定中国经济的未来。这需要政府和企业各司其职。从政府层面来看,正当 西方发达国家重新将资本向制造业汇集时,中国更应坚持发展实业的道路,正视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把改革作为最大红利,想尽千方百计出台系列实质性的配 套政策,提振实体经济;从企业家角度来看,凡是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应将坚守实业作为立身之本,对实业振兴充满信心,从而实现实业报国,产业兴国。
记者:宏达集团铁肩担道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公益事业,用行动倡导诚信公平,为社会作出了很大贡献,请详细介绍这方面的情况。
刘 沧龙:履行社会责任,是每个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企业在自身发展良好的基础上应当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发展企业、 回馈社会。广大非公经济人士要在确保企业正常发展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光彩事业、慈善事业,通过企业的投资行为,带动和促进更多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切实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宏达集团认为,光彩慈善事业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促 进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的有益实践,是面向西部开发,消除贫困,促进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在30多年的创业发展历程中,宏达集团积 极实践“宏则龙腾沧海,达则兼善天下”的企业使命,在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同时,积极参与光彩慈善事业和社会捐助事业,努力树立良好企业公民形象, 实现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宏达集团投身光彩慈善事业,重点体现在回报衣食父母,反哺母亲产业,关注三农问题,促进和谐发展。10余年来,宏达集团在参加光 彩慈善事业、社会捐助、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捐资总额已超过7亿元。
在注重慈善的同时,宏达集团还积极致力于在少数民族地区投资,带动落 后地区经济发展。近十年来,我们通过资金扶持、项目带动、就业培训、公益捐助等形式,在西部地区投资兴业,带动和促进更多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先后 在四川雅安、凉山、甘孜、攀枝花,云南怒江、东川,西藏墨竹工卡、阿里,新疆喀什、塔城等地,累计投资150多亿元,计划投资650亿元,整合铅锌、钒 钛、铜钼和煤炭等矿产资源,从事矿产品采、选、冶、深加工及销售。通过科学规划、规模开发、综合利用、绿色生产,把当地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当 地财政增收、百姓就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给当地带来了增加就业,富民惠民,发展经济,促进财政增收的良好局面。2013年,我们为四川 灾后重建事业捐款1000万元,同时,我们在西藏墨竹工卡县为藏区农牧民修建住房、基础设施建设等的投入总额已经达到了1.6亿元。
记者:在伟大的中国梦的感召下,站在全新的发展平台上,刘沧龙主席对宏达集团的未来又有怎样的展望?
刘 沧龙:宏达总体工作的方针是:创新转型,做强做优,优化管理,健康发展。宏达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二次创业为动力,以资 源整合为先导,以产融结合为方向,以创新驱动为抓手,以转型升级为路径,以扩大盈利增长点和增强战略增长极为中心,坚持“四靠六优化、四提两实现”:一靠 人才,二靠战略,三靠制度,四靠文化;优化思想、优化管理、优化机制、优化技术、优化流程、优化方法,全面提高竞争优势、综合实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实现干部员工健康、持续成长。确保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力争实现利润15亿元。宏达的发展有三大重点工作:(一)培养创新人 才,加强团队建设,紧密围绕“宏达人才森林战略”,推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二)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培育核心竞争能力,打造行业比较优势,实现 “行业领先”的主导地位。(三)建立核心制度,完善集团管控,推进内控体系,借力信息技术,变革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向强化管理要质量,向优化管理要 效益。
“十二五”期间,宏达在谋划长远中将抓好七个着力重点:着力推进二次创业、着力建设重点项目、着力加强战略管理、着力完善公司管 控、着力提升自主创新、着力优化人力资源、着力保障要素需求,以重点带全局,以重点破难点,努力使公司发展不断迈上新的更高的台阶,为“建百年宏达,立长 青基业”打下坚实基础;为实现“中国梦”做出非公经济人士新的更大的贡献!
刘沧龙简介
刘沧龙,1955年生,四川什 邡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高级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四川宏达集团创始人。现任四川宏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四川信托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 川商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中华红丝带基金副理事长;曾任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非商会副会长。
重要贡献及社会价值
刘沧龙同志先后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共中 央统战部、国家民政部、全国工商联、全国总工会等表彰为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全国抗震救灾模范、中华慈善奖、中国慈善事业特别贡献奖、中国光 彩事业奖章、中国光彩事业特别贡献奖、改革之星-影响中国改革30年30人、全国优秀创业企业家、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中国有色行业有影响力人 物、2012中国海外投资年度人物。
早在宏达集团创业初期,刘沧龙就坚持倡导“认真做人,认真做事”的行为准则,并且总是率先垂范。他 认为要当好一个干部,至关重要的一条就是“先做人,后做事”,万事德为首。他善于学习,执着追求,包容性强,富有责任感,敢于抓住机遇,挑战自我,从而比 别人更有优势。早期创业者群体所体现出来的思想、理念和作风,被概括为宏达“三大企业精神”,成为宏达集团企业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 宏达集团发展的过程中,刘沧龙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企业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规范经营行为,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遵守游戏规则,按理出牌,照章纳税,诚信守 法。企业是把资源变成财富的事业,也是承担风险的事业,企业的发展和利润来自于企业的责任,而责任首先就是按规矩办事。他强调要在规范的前提下创新,以创 新来实现更高层次上的规范,逐步实现由人治到法治再到文治的转变,文治即企业文化的塑造——文化治企,这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在宏达集团,谁说得对,就 按谁说的办;谁有真理,谁就有权利。宏达在30多年发展中,坚持做到了“一无四不”。一无:没有一个合作者因为与宏达合作而受到坑害,损失利益;四不:指 宏达绝不拖欠员工工资、供电局电费、银行利息、从未有过一笔逾期贷款。
刘沧龙始终把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以人为本”、 “关爱员工”相结合。他重视职工利益,模范遵守新劳动合同法,全额缴纳员工社会保险,积极构建和谐用工关系;在企业中率先建立健全党、团、工、青、妇组 织,在非公企业中起到了示范效应和表率作用;他始终坚持“党管干部”的组织原则,“干部竞聘党员优先”的选人原则,将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 合,将党建工作目标考核与生产经营目标考核相结合,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企业以人为本、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相结合,将党员的创先争优活动与全员 的宏达二次创业相结合,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创富纳税、扩大就业、社会和谐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抗击“5·12”汶川特大地震中, 刘沧龙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不等不靠,坚定信心,应对挑战,攻坚破难,坚持“不停产、不减产、不裁员、不减薪、不欠薪”五个不的社会责任,在自身受损极 为严重的情况下,5月13日率先捐款510万元支持抗震救灾,当年9月底受灾企业全部恢复生产,且产能基本达到了震前水平,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给我们一年 时间,一定还世界一个崭新的宏达”的承诺。宏达集团被全国工商联表彰为全国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刘沧龙同志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 模范”殊荣。
刘沧龙秉承“宏则龙腾沧海,达则兼善天下”的企业使命,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铁肩担道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 与公益慈善事业,用行动倡导诚信公平;根植沃土、致富思源,促社会、企业与个人和谐共进。刘沧龙投身光彩与慈善事业,重点体现在回报衣食父母,反哺母亲产 业,关注三农问题,促进和谐发展。早在创业初期,就投身于农村危房改建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工作;近年又率先捐款资助改善四川、云南和西藏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教育事业发展。
10余年来,刘沧龙在参加慈善事业、光彩事业、社会捐助、新农村建设等领域的捐资总额 已超7亿元。刘沧龙还通过资金扶持、项目带动、就业培训、公益捐助等形式,在西部地区投资兴业,带动和促进更多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先后在四川雅 安、凉山、甘孜、攀枝花,云南怒江、东川,西藏拉萨、阿里,新疆喀什、塔城等地,累计投资150多亿元,计划投资650亿元,整合铅锌、钒钛、铜钼和煤炭 等矿产资源,从事矿产品采、选、冶、深加工及销售。通过科学规划、规模开发、综合利用、绿色生产,把当地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当地财政增收、百 姓就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年来,虽然全球经济低位运行,但刘沧龙仍毅然提出“二次创业”的宏伟发展战略,要求全体 宏达人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化危为机,把握机遇,发扬“出一身汗、脱一层皮”的实干精神,坚持以工业发展为坚实基础,以区域合作为投资平台,以资源整合为 战略先导,以资本运作为强劲动力,以技术进步为比较优势,以金融、地产、贸易、投资、旅游等为发展空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技术革新换代,全力打造宏 达人才森林战略体系,全面推进国内外重大投资项目,力争在“十二五”期间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十三五”期间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实现宏达的 二次腾飞。
荣誉
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全国抗震救灾模范、 中华慈善奖、改革之星——影响中国改革30年30人、与共和国60年共成长60位中华儿女商界英杰、祖国的华诞——影响中国公益的60位杰出慈善家、 全国优秀创业企业家、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中国光彩事业奖章获得者、中国光彩事业突出贡献奖、中国十大慈善家、中国慈善事业特别贡献奖、中国最具 社会责任感企业家、中国最佳社会责任奖、中国有色行业有影响力人物、中国自主创新品牌建设功勋人物、中国改革开放30年120名经济人物、30年中国品牌 优秀人物、中国企业十大责任领袖、中国十大社工人物、中华商帮影响力人物、中国创新企业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