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用老眼光看待中国经济新“药方”

发布时间:2014-05-04点击率:1950

 4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的政 策措施,决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这是今年以来出台的一系列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重大举措的一部分。如何看待这些举措?怎 样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长期从事中国经济研究工作的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于4月24日就此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创新宏观调控

  不搞有后遗症的经济刺激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的政策措施,决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下一步将推动油气勘查、公用事业、水利、机场等领域扩大向社会资本开放。

  对此,范剑平认为,今年稳增长“新药方”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依靠放松货币政策,搞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总量放松来稳增长。

  “新药方把稳增长和促改革紧密结合在一起,向改革要动力。这既包括政府自身通过简政放权、通过减少审批来激活社会投资的活力,也包括昨天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向民营资本开放过去民间资本多年想干,但是在特许经营领域不允许干的项目。”他说。

  他认为简政放权,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让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进入一些具有自然垄断性质、过去以政府资金和国企投资为主导的领域,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供给,激活企业的活力和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这是今年稳增长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稳增长和惠民生紧密结合

  “把稳增长始终和惠民生紧密结合是今年宏观调控的另一个重要特点。”他说,今年全国房地产投资开始有所调整。商品房投资,尤其是住宅的投资增速在放缓。政府今年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投资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

  “这样的措施目的是惠民生,但是客观上也会通过保障房投资的加快抵消房地产里面商品房投资下降所带来的影响,它对稳增长确实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范剑平说。

  他说,中央政府近日决定适时启动核电等清洁能源项目,主要目的是为了调整能源结构,但实际上也是有利于节能环保,惠及民生。政府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和健康服务产业也具有扩内需、惠民生的效果。

  

  不能用老眼光

  看待中国经济新“药方”

  “大家习惯了过去那种一出台政策很快就会见到效果的做法。我认为要用新眼光看问题。现在的政策措施可能见效会慢一点。但是一旦见效,可持续性会更强。特别是它更注重激发经济内生的活力,可以使将来经济增长更加健康。”范剑平说。

  “如果用老眼光看,有一些人可能会觉得药方不够猛,觉得力度不够大。一旦大家所期盼的政策效果没有很快出现,很多人就会有点失望。因此,要转变认识中国经济形势的方法,跟上新形势的变化。”他说。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范剑平说,判断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是否健康主要看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就业状况(失业率)、国际收支平衡。从一季度经济表现来看,我国经济增速仍处于合理区间。

  他说,一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7.4%;从物价来看,CPI在上涨,但幅度比去年涨幅降低。就业非常稳定,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岗位300多万。中国国际收支平衡仍然保持顺差。

  “一 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太高了会有通货膨胀,太低了会引起高失业率。判断经济增速是否合理一定要联系到物价和就业状况来看。 现在的增长速度对于物价上涨的压力并不大,就业又很稳定。这样的速度应该说是比较合理的,也是比较正常的。”他说。

  他强调,中国经济仍 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下行压力大的原因既有一些中长期的结构性因素造成的,也有前期刺激政策带来的后遗症,集中表现在产能严重过剩,使工业品生产价格指数 PPI连续25个月下降。产能严重过剩、价格下行会对企业的效益和投资者的积极性有很大的不利影响。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也有自己主动减速来适应新形势的因素。今年中央政府加大节能环保力度,要求钢铁、有色、建材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这就造成了一定的下行压力。”范剑平说。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