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鸣营销:口头宣传引爆营销(二)

发布时间:2014-06-13点击率:602

 假扮消费者

  

  如果企业聘请的临时演员在进行营销活动时传达的信息不够准确的话,将会对品牌和企业形象造成伤害。

  企 业雇佣临时演员扮演成购物者或消费者,是口头宣传营销最常用、最传统的一种方法。好莱坞制片公司、烟草公司、酒精饮料等公司,或是因为受到了广告法的限 制,或是产品生命周期过短(影片的放映周期通常只有两周),难以进行完整的广告活动,他们最先采用了这种营销方法。

  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在推出跑车PTCruiser前,在迈阿密海滩等游客集中地带的汽车租赁点投放了一批外观惹眼的PTCruiser,三个月内这款车型马上成为了流行的话题。

  单 脚滑板车Vespa的经销商则聘请了几十个外形出众的年轻人,他们衣着时尚、骑着Vespa单脚滑板车出现在洛杉矶街头的咖啡馆、比萨店。这些年轻人会主 动坐在目标客户旁边和他们闲聊,他们当然不会忘了向目标客户介绍Vespa单脚滑板车。他们会自豪地告诉目标客户,连桑德拉·布洛克这样的大明星现在也很 爱骑Vespa。这一招的确很管用,Vespa没有花一分钱广告费就取得了不错的销量。

  2002年《商务2.0》杂志评选出“年度最 佳口头宣传营销奖”,颁给的是Showtime公司的同志题材系列电视剧集《同志也是美国人》(Queeras Folk,也译成《志同爱合》)。这部电视剧在播出的前一个月利用互联网聊天室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口头宣传营销,使得剧情成为了同性恋人群中的热门话题, 引起了全美650个同志网站的追捧和报道,刚上映时收视率就超过热门电视剧《欲望都市》。

  宝洁公司自己所称的“扩散营销” (Diffusion Marketing)实际上就是口头宣传营销。宝洁加拿大公司为了宣传其Cheer品牌清洁剂,聘请了一批临时演员打扮成穿着很整洁的家庭主妇。她们出现 在各大超市,聚在一起议论Cheer清洁剂如何好用,最后甚至还在超市的过道里表演了一场即兴时装秀。

  假扮购物者/消费者这种营销手段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是,随着这种方法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临时演员出现在消费者的生活中,消费者对他们已经不太信任,甚至有些厌烦。口头宣传营销的流行甚至引发了学术界“商业对于社会文化和人们生活影响”的争论。

  更 加严重的是,如果企业聘请的临时演员在进行营销活动时传达的信息不够准确的话,将会对品牌和企业形象造成伤害。专门从事口头宣传营销的ADD营销公司 CEO斯科特·雷昂纳德说:“我们总是坦白地告诉客户,营销人很难控制口头宣传营销所传播的信息,企业有时需要冒一定的风险。”2001年4月,IBM就 曾经因为口头宣传营销传播的信息破坏了企业低调、沉稳的风格,而起诉了其公关和营销公司。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