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7月16日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GDP增7.4%,CPI涨2.3%,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超过700万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25元,同比名义增1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8.3%,“跑赢”GDP增速。 在中国经济“期中考试”成绩单发布这个关键时点,中国总理李克强频繁与各方面互动,评估中国经济的“水温”,明确下半年宏调的“原则”。 2014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 对比上述两组数据可以发现,中国经济各项任务指标在过去半年都有良好进展。李克强在数据发布当晚更是发出“军令状”,要求必须保证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在战略目标明确后,李克强在和经济学家座谈时的讲话中,可以看出下半年宏调的三项原则。 弹性底线:比7.5%高一点 或低一点都可接受 在去年经济半年报发布前夕,李克强首度明确“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具体内涵:宏观调控要让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 自此以后,官方可以忍耐的“下限”究竟是多少就一直是市场各方热议话题。一些投资者希望探寻出这一数据,来找到官方重启大规模刺激的时点。 不过在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看来,寻找中国经济“下限”的具体数值意义不大。他分析说,在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期、此前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速的长期趋势是温和回落。 而 观察中国经济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的表现也可以发现,中国GDP增速最高达到7.9%、最低探至7.4%,持续在0.5个百分点内窄幅波动。因此经济增速的 短期波动不应该是研判中国经济的关键,观察中国经济的主要视角应该放在经济结构是否优化、系列改革是否取得成效等问题上。 而事实上,李 克强在今年年初就已经明确表示,2014年7.5%的GDP增长目标是有弹性的。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既然说GDP增长的预期目标是7.5%左右,就 是有弹性的,“至于你说可以接受的下限是什么,那就是这个GDP必须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使居民收入有增长”。他表示,中国不片面追求GDP,但还是需要 贴近老百姓的GDP,提高质量效益、节能环保的GDP。 在15日与经济学家座谈时,李克强再度阐释了用多重目标代替单一增速来考察经济 的思路。他表示,把握经济运行合理区间,既要关注经济增长,保持今年经济增速在7.5%左右,也要关注物价水平,把物价涨幅控制在3.5%左右,更要突出 就业、收入等民生内容。只要我们的发展有就业、增收入,有质量、提效益,节能环保,没有水分、实实在在,增速比7.5%高一点或低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 调控原则:不搞“大水漫灌” 实施“喷灌”和“滴灌” 李 克强15日在与经济学家座谈时强调,必须坚持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注重实施定向调控,也就是保持定力、有所作为、统筹施策、精准发力,在调控上不搞“大水 漫灌”,而是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多依靠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滴灌”。 在李克强看来,这种调控手法是区间调控方式的深化。而在这次座谈上,他还透露了未来政策“滴灌”的方向。 一 要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李克强表示,去年以来持续简政放权,在这方面已经取得明显效果,下一步继续推进政府自我革命,取消不必要审批,完善事中事后 监管,使制度更为公开透明,给权力涂上防腐剂,将会营造更加宽松便利、公平公正的环境,激励更多人去创业创造,让松绑的企业在市场上充分竞争,增强发展内 生动力。 二要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李克强表示,这既是群众急需,更是政府应尽责任。通过改革投融资体制,形成政府、企业、社会资本多元投入格局,加快补上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不仅可以改善民生、增加就业,也能有效优化发展硬环境,起到“一石多鸟”的作用。 在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就对铁路、城市基础设施、重大水利工程等既补短板又稳增长的领域作出专门部署,要求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落实配套资金等相关条件, 三要支持实体经济做强。李克强表示,中国正处在新“四化”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十分关键。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农业、服务业发展,统筹采取措施,提升我国制造业等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将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政策重点:深化改革 搞活体制机制释放巨大能量 15 日在与经济学家座谈时,李克强强调,实现中国经济升级,既要有合理的速度,更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创新不仅是科技创新,也包括体制机制创新,我国在这方面 空间很大。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光有资金投入是不行的,体制机制也是重要的“资本”和红利。他表示,通过深化改革搞活体制机制,将产生巨大的能量,有力推动 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早在担任中国总理后首次与记者见面时李克强就曾承诺“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告诉中新社记者,新一届政府新时期战略性框架的切入点就是推动政府转型,即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 李克强在与经济学家座谈时的这番讲话,显示下半年官方政策重点将依然是通过改革用政府权力来换取市场活力。 这一点在16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得到印证。李克强向各级官员提出要求,坚定不移向改革要动力。 他 表示,今年要继续突出抓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把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计划铆死、砸实,进一步提高“含金量”。要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并不得违规转 入内部审批。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出和落实更多向社会资本开放的项目。打通政策出台实施的“最先一公里”和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有效减少中间环 节,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