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重组引领上市公司转型

发布时间:2014-09-01点击率:512

  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持续升温。继2013年突破历史纪录后,2014年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继续出现井喷行情。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亟待由外延式、粗放型增长向内涵式、集约型增长转变,其中并购重组成为必然选择。

  并购项目大幅增长

  万 得资讯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的7个半月时间里,中国并购市场的交易数目达到2570起,2013年全年的交易数目为1632起,是去年全年的157%; 今年已交易总价值合计达到16,727.17亿元,而2013年的交易总价值15,774.85亿元,前7个月交易总值是去年全年的106%。

  上 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也日趋活跃。截至2014年7月底,沪市上市公司重组停牌的公司数量达到92家,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84家。92家停牌公司中,以上市公 司为主导的市场化产业整合类和以国资为主导的资产注入类分别达到35家和32家,超过整体数量的2/3,上市公司通过横向或纵向的产业整合,提高行业集中 度和市场占有率,发挥协同效应或者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而借壳上市类的重组仅有17家,占20%左右。

  浙江证监局上市公司监管统计显示,去年浙江辖区超过1/3的上市公司实施了84次并购重组,交易金额达322.47亿元,交易家数和交易金额较2012年大幅提升。今年仅一季度,已有约40家浙江上市公司公告实施并购重组,涉及交易金额137亿元。

  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陆泽峰指出,浙江已成为全国并购重组的活跃地区。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升温,也使浙江上市公司的转型方式由“内生型”转向了“并购型”,在行业上从“老行业”转向“新产业”。

  相关数据显示,在中国企业的并购路径中,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企业并购的主要路径。根据华泰联合的统计,今年上半年收购方为上市公司的并购交易数量占我国全部并购交易数量首次超过50%。

  “上市公司积极利用资本运作加快发展,已经成为大趋势。”康恩贝股份有限公司董秘杨俊德认为。

  3个月前,康恩贝以现金9.945亿元收购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51%股权,完成了公司史上最大金额的并购。据介绍,此并购案弥补了康恩贝没有5亿元以上重磅大品种的欠缺,也是康恩贝在上市10年时间里实施的第10次并购整合。

  “康恩贝的并购实质上都是为了获得资源、弥补短板,或通过并购提升核心竞争优势。从侧面也反映了国内经济、行业发展的趋势所迫,目前,基于企业自身业务发展需要的产业型并购占据了国内并购重组的大多数,康恩贝也是顺大势而为。”杨俊德表示。

  在转型升级大趋势下,也有上市公司把眼光投向国际市场。美都控股去年年底并购美国WAL公司,由此进入高景气度的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而投资战略性、资源性产业,正是其谋求产业转型的战略举措之一。

  政策支持并购重组

  上个月,中国证监会就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除借壳上市和发行股份之外,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不再需要经过证监会的行政许可。外界普遍认为,政策的松绑意味着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步入市场化时代。

  根据征求意见稿,通过减少事前管制,以信息披露监管为核心,赋予定价机制灵活性,提供多样化的支付工具和配套融资,强化中介机构责任等措施,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一 家上市公司负责人表示,从机遇角度讲,新政策的出台或能够让企业把握住更大的机会。他认为,从前年IPO基本暂停到现在的两年时间里,积压了一大批原来想 IPO,现在进不了资本市场的公司,而其背后有大量的PE资本、股权投资。这些资本要退出不得不去寻找上市公司进行重组,从这方面来说给了上市公司巨大的 机会。

  近年来,国家对并购重组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各种类型并购重组的审批时间都呈下降趋势,其中重大资产重组和吸收合并的审批时间几 乎缩短了一半。2013年10月8日起证监会实施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有条件地淡化行政审核和减少审核环节,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实施豁免或快速审核。 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该政策的出台为兼并重组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因而成为今年兼并重组加快发 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和未来数年,宏观环境有利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兴业证券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处于转型调 整期,利率市场化处于改革初期,全社会资金环境处于偏紧状态,实体融资成本偏高。而上市公司可以积极利用融资优势进行产业并购、提高效率,从而实现金融资 本和产业资本的双赢。

  据悉,包括积极开展并购重组在内,全力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已成为各地证监局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之一,监管层面的支持也将为上市公司参与并购重组提供有力支撑。

  华泰证券投行部负责人预计,在全球产业更迭,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加之国家经济转型政策的支持,真正的并购重组大潮还在后面。

  转型升级迎新契机

  随着国内经济“新常态”特征凸显,经济步入稳定中速期。许多传统产业公司寻求突破和转型,寻找更高的利润增长点,纷纷将触手伸向新兴行业,由此导致了跨界收购的兴起。

  以影视动漫公司等标的为代表的娱乐行业延续了去年的火爆,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主战场之一。今年以来,先后有湘鄂情收购重庆笛女阿瑞斯影视传媒、熊猫烟花收购华海时代文化、亚太股份收购欢瑞世纪、道博股份收购强视传媒等。

  业内人士认为,新兴产业的典型特征是并购高峰主要处于初创期和规模化阶段。我国传媒、计算机、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目前正处于这样一个初创期并购高发阶段。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秘书长安青松表示,经济转型的目标犹如“过河”,并购重组就是过河的“桥和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亟待由外延式、粗放型增长向内涵式、集约型增长转变,其中并购重组成为必然选择。

  浙 江上市公司协会会长陈国平则认为,当前市场已积累了许多矛盾,特别是在经济结构方面,上市公司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他表示,如果到现在这个时候还不能 倒逼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做出成绩来,实现突破,或者结构还是调整不好,那经济就会像外界所说的,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处于复杂阶段,机遇亦蕴藏其中。虽然上市公司转型与发展压力空前加大,但在多方人士看来,目前国内正在掀起的并购重组大潮,正为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契机。

  浙江省金融办主任丁敏哲表示,宏观经济下行和上升时期都是实施并购扩张的最好时机,当前国内面临的产能过剩,甚至欧美经济衰退,都为上市公司进行境内外并购提供了好的机会。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经济结构调整期,新一轮的并购重组浪潮正在形成。上市公司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推进以产业并购为方向的并购重组,真正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以增强企业市场地位、吸收先进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

  对于企业而言,不投资是风险,投资失败是最大的风险。对于目前上市公司表现出的热情,各方在表达支持态度的同时,也不忘给上市公司打上一针“镇定剂”。

  浙 江省风险投资协会理事、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戴志敏表示:“我认为并购重组只是经济转型的途径之一,对于上市公司转型升级会起到一定效果,但不应把效果过 分夸大。一个企业怎样转型,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转型升级策略,在明确企业定位和战略的基础上,或是选择做大做强,或是做专做 精。”

  一位参与并购的企业家提醒,要通过并购实现转型和发展,必须充分了解并购对象,重视利用专业中介机构的作用,并做好对并购企业的后续整合,整合的内容和目标是对并购后双方的资源进行优化适配,以扬长补短,发挥协同效应。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