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竞争激烈 成本控制是发展基础

发布时间:2014-09-28点击率:517

近年来,由于世界铜锭市场价格一路飙升,国内的电线电缆成本暴涨,几乎所有电缆企业都面临严重成本危机。有的电缆企业希望电网经营单位能够改变招标方式,提高已签订合同价格,使电缆企业能够渡过难关,但更多的企业开始了无规则竞争。同时,由于我国电线电缆企业多、规模小且分散,更加剧了电线电缆行业的无序竞争、压价现象。面对原材料涨价,电线电缆成本上升等现状,生产企业表现出更多的是“无奈”。因为他们与电力、通信、交通或钢铁行业签订的订单,交货周期一般都在一年以上,而等到发货那一天,合同上的价格却往往连成本都收不回来。一旦合同签订,价格就无法更改,因此,由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只能由企业自己来承担。

  “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铜材等价格上涨了近1/3,现在已经严重影响到电线电缆产业的生存,国外线缆企业具有成熟的应对原材料涨价的措施,且都建立了良好的风险控制体系,通过与供应商签订长期供应条约、套期保值、远期贸易合同等方式规避铜铝价格波动风险;采取集中采购部门方式,提升公司与供应商的谈判地位,强化和完善原材料风险控制体系和机制;某些公司准备延伸产业链,尤其是向铜材料供应领域内,弱化铜价格波动风险;跨国公司建立了控制利率和汇率波动的风险机制。跨国公司在资产负债率等方面远低于国内公司,普遍保持在30%左右,相对来说公司的资产安全性更高。  

  由于电线电缆成本在大幅攀升,但其销售价格却难以合理提升。因此,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在技术附加值相对较低的中低端电线电缆产品市场中,压价竞销的情况相当普遍。业内人士认为,造成产品低价竞争的根本原因是盲目投资、产能过剩、供大于求。一方面,由于投资门槛低,致使大批企业涌入,造成行业内的企业“过多过滥”。据了解,电线电缆行业内的大小企业多达8000多家以上。这些行业的生产能力超出了市场需求,出现了严重过剩。另一方面,由于“门槛”低,不仅是行业的集中度越来越低,而且使一部分根本不具备生产能力、质量控制和检测等必要手段的“作坊企业”得以混迹于行业之中,成为假冒伪劣、粗制滥造、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线缆产品的产生源头,并凭借压低销售价格等手段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加剧了行业内的无序竞争。

  相当多的线缆企业认为,铜价较高,成本大幅上升,一些小企业无法承受,甚至有的已停产,但线缆市场发展空间还是很广阔的,上百万的电缆订单还占有一定比例。但是采购方都不愿意接受由于铜价上调而使电缆成本上调的事实。这使得电缆企业非常为难,有的企业只好与用户签订合同,“此次电缆价格不调可以,但是如果再有电缆需求,一定还要我来做的”。“堤内损失堤外补”,下次订货再挽回损失。这就是电缆行业独具特色的“霸王条款”,它折射出了电缆行业在铜价飞涨下的艰难。

  显然,不管是单方面的原材上涨,还是电缆行业特有的“霸王条款”,都在倒逼着电线电缆行业谋求新的发展道路,不管是研发性能更加稳定、成本更低的铝合金电缆,还是努力修改不合理的“霸王条款”,或是通过严格的电线电缆成本管理和更加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来减少成本,都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近年来电线电缆行业利润率不断降低,中低端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更加要求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从成本的角度出发,开辟出一条道路。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