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将释放西部红利

发布时间:2014-09-29点击率:706

9月25日,《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意见》)一经公布,备受关注的沿江城市群建设思路更加明晰。

  

  “中四角”概念不再

  

  从2012年底高层调研江西和湖北时表示安徽要加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后,多年来融入长三角发展的安徽开始了“中四角”的努力,其间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市已有多项公开推介和合作协议。

  安徽的骤然“西向”也引发外界思考与疑惑,安徽则对此解释为“左右逢源”。实际上,东向发展,融入长三角一直是安徽在区域战略上的主方向,即使在整个2013年“中四角”高调造势阶段,承接来自江浙沪的产业转移也成为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

  在此次《意见》中,提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国际竞争力成为沿江城市群发展的第一项,《意见》提出充分发挥上海国际大都市的龙头作用,提升南京、杭州、合肥都市区的国际化水平。推进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和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并优化提升沪宁合(上海、南京、合肥)、沪杭(上海、杭州)主轴带功能。

  这样的表述首次明确了安徽省会合肥的地位,即与杭州、南京等并列成为长三角重要城市,安徽的皖江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也和苏南、舟山群岛新区等共同成为长三角区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培育中,提出增强武汉、长沙、南昌中心城市功能,促进三大城市组团之间的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协作、城市互动合作,也就是说,传统的“中三角”合作格局被认可。

  “以后应该是没有‘中四角’的概念了,还是‘中三角’了,”参与意见起草的安徽经济研究院区域所所长徐振宇对此评价称,“现在产生这样一个结果,对安徽来说是好事,特别是合肥。”

  实际上在过去一年间“中四角”造势阶段,也多出看空之声。“这个城市群的现实基础和发展方向我认为都不可观,一是四省(湘鄂赣皖)的城镇化发展没有到这样的程度,其次四个省互相之间的协调和发展战略上还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徐振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

  “这次是中央层面首次明确地提出将安徽拉入长三角城市,基本上首次明确地讲到了长江中游城市群主要包括三个城市群所形成的一个集群,这样的划分既是尊重民间实行已久的做法,又是经过国家慎重考虑的选择。”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传清说。

  

  将释放西部红利

  

  长江经济带建设西部地区,尤其是给云贵川渝带来极大利好。

  《意见》将重庆、成都、昆明、贵阳确定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在具体项目上,明确提出建设沪蓉沿江高速铁路和沪昆高速铁路,以上海至成都、上海至重庆、上海至昆明、杭州至瑞丽等国家高速公路为重点,以及强化重庆、成都、昆明、贵阳等机场的区域枢纽功能。

  重庆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勇向记者表示,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建设首先就是要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把铁路、公路、水路包括航空、管道运输等各种交通形式连接在一起,做到物流上无缝连接。

  “以前长江经济带只有水路,没有铁路专用线,没有铁路中心站把它连接起来,铁路集装箱不能迅速地转运到其他城市,增加物流费用。虽然水路费用低,但是上水走不了一半又要上岸,上岸之后的转运非常麻烦。”李勇说。

  《意见》提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统筹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多式联运发展,建成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这对于西部地区尤为重要。《意见》和《规划》出台,一方面将带来更多建设项目落地,另一方面可以因此与沿海发达地区建立更为快捷的连接通道。

  李勇介绍说,国家发改委前期对长江经济带建设调研就是由基础司牵头的。

  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使得西部地区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意见》在明确“增强云南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功能”时,更进一步提出“将云南建设成为面向西南周边国家开放的试验区和西部省份"走出去"的先行区”。

  有关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互动,《意见》提出“发挥重庆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作用,增强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撑。发挥成都战略支点作用,把四川培育成为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纽带”。

  李勇表示,重庆和四川都处在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汇点上,如何嫁接起来就是一个课题。《意见》也提出,提升“渝新欧”、“蓉新欧”等中欧班列国际运输功能,建立中欧铁路通道协调机制,增强对中亚、欧洲等地区进出口货物的吸引能力,着力解决双向运输不平衡的问题。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