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移动通信市场开放之后,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4年底发布通告,再向民间资本开放宽带接入市场,首批开放上海、广州等16个试点城市。
“毋庸置疑,这将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灵活、创新的优势,鼓励民间资本以多种模式进入宽带接入市场,促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发展和业务服务水平提升。”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刘多表示。
宽带接入市场是块大蛋糕。据统计,目前我国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只有40%左右,按照发达国家70%至80%的宽带家庭普及率水平,我国尚有1亿家庭以上的宽带市场空间。“这就是宽带最后1公里的市场。”赛迪顾问互联网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耿岩表示,在这个市场已经有一些民营企业存在,比如方正宽带、鹏博士、小区宽带等,他们一般通过租用运营商的宽带网络,再重新包装成产品卖给用户。
“这些已经进入市场多年的民营企业显然占据优势。但此次公布的试点方案除了明确鼓励有驻地网运营经验的民营企业参加试点,也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包括申请企业认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2000万元人民币,有3年以上电信行业从业经验,具备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能力等。这意味着,宽带接入市场的放开对方正宽带、鹏博士等企业的运维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耿岩表示。
从2013年年底起至今,工信部共向42家民营企业发放了移动通信市场的准入牌照。实践表明,市场运营一年来,这些虚拟运营商们结合各自原有的业务优势,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移动通信服务,还有效推动了移动通信资费的下降。由此可以预见,民资进入宽带接入市场后也将带来“鲶鱼效应”,推动宽带服务的丰富和资费下降。
虚拟运营商并不自建移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而是从三大运营商购买移动通信服务再包装。而在宽带接入市场中,民营企业不仅能自建基础设施,合作对象也更多,除了三大运营商还有广电网络公司。目前,在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广电网络公司可以开展宽带接入业务。三网融合第二阶段双向进入试点后,将有更多城市的广电企业可以开展宽带业务。
然而,移动通信市场也存在许多失败的案例,宽带接入市场更是困难重重。“我刚住进这个小区时,图便宜,用了一年小区宽带,速度慢、经常断网,第二年赶紧换了联通的宽带。”家住北京市丰台区西马金润小区的唐茉告诉记者。
“小区物业公司在宽带接入最后1公里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耿岩指出,比如西马金润小区的业主还可以选择宽带接入服务,而在一些老旧小区,物业公司垄断了宽带接入,住户只能选择小区宽带。未来,民资进入宽带接入市场也将面临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