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牛券水果”微信服务号之后,直接选择店铺,各类商品列表就呈现在了手机屏幕上:口感清脆的四川野生苹果、娇艳欲滴的草莓、新鲜大个的江西甜橙、口感超赞的巨峰葡萄,甚至还有温州手工皮鞋、泸州老窖……在勾选商品后即可下单,送货员3个小时以内,即可把新鲜的水果送到家中。金华姑娘放弃年薪十万元的设计院工作,去年9月在微信上卖起了水果,而她打造的“牛券水果”微信平台4个月以来,水果月销量已经突破万斤。
大学毕业打拼扎根城市
吴余晓出生在武义县新宅乡的大山里,读大学时一场突然发生的车祸让她失去了父亲,也把一个原本就贫困的家庭,带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天天以泪洗脸的吴余晓除了继续读书,还必须勤工俭学,去洗盘子、摆小摊赚零钱养活自己。“苦难”是最好的老师,吴余晓在逆境面前发誓要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创造人生价值。2006年大学毕业后,吴余晓来到金华,当时甚至穷得几十元一双的鞋子都买不起,与人合租在金华市区南苑街一出租房里,付了一年600元租金后,已经没钱买单人床,只能天天打地铺,冰冷的席子就是吴余晓的小床。第一次找工作由于没有经验,还被黑中介骗了200元押金,让她独自哭泣了一个星期,因为当时200元钱就是她一个月的生活费。
终于,在金华一家公路桥梁建设有限公司,吴余晓找到了第一份工作,能够支付房租以及日常的生活费了。几年以后,吴余晓又进入一家公路桥梁设计院,并且评上职称成为优秀员工,年收入也增加到了十万元。吴余晓不仅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还买了车成为一名城市白领。虽然单位领导对她倍加爱护,同事关系融洽,可是吴余晓也在思索,不能就这样安逸下去,人生需要新的拼搏。
放弃白领岗位自己创业
2014年秋季,吴余晓辞去了旁人羡慕的设计院工作,开始下海创业在微信上卖水果。“就是不想一辈子给人打工,想尝尝当老板的滋味。我从来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感恩老天爷为什么这么眷顾我,让我有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永不放弃,乐观向上,吴余晓带着满满的正能量开创自己的事业。
当时微信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也有人在微信上卖各种东西,却没有人卖水果,吴余晓便在金华市区双溪西路租了一间仓库,筹备在微信平台上卖水果。因为网络营销的推动,“牛券水果”联合大众点评、美团等网站共同启动金华市场,与这些资本实力强大的知名网站携手,“牛券水果”一元钱买苹果、一分钱买酥饼等活动迅速铺开,市场反应非常不错,开业一个月“牛券水果”就吸引了500多名粉丝。而经过大量活动的累积,不到半年时间,“牛券水果”微信号的月销量已经达到万斤,通过微信下单的固定消费者已有2000多人。随着“牛券水果”粉丝量的增长,如今金华乃至外地已经有十多家水果批发商与吴余晓合作,甚至吸引了皮鞋、晾衣杆等厂家慕名而来。
打造水果区域品牌
事实上,金华的水果生意早已经白热化,而电子商务营销作为新趋势,对实体店面影响也越来越大。在都市生活的人们期待一种简约、便捷、放心的购物方式,吴余晓创业初战告捷的一个原因是占领了微信营销的先机,尝到了头口水。“我们没有加盟费、管理费,人工是家里人在帮忙,只有一个仓库是最低的成本,这样的运作可以给顾客提供更具性价比的水果、商品,而良好的用户体验反过来扩大了我们的消费群,还节省了推广费用,这样线上线下结合的平台,就让牛券水果找到了市场商机。”
随着粉丝的增加,吴余晓也开始吸引更多的用户,考虑改善支付方式,建立一个金华本土最接地气的电商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找到新的盈利模式。跨界,电商,微信营销,O2O,这些当下最流行的网络用词,几乎天天与吴余晓在一起。一年前,这一切对整天画图纸的吴余晓来说还是天方夜谭,一年后手机终端已经成为吴余晓离不开的工具:“感谢微信!感谢摇一摇!感谢附近的人!感谢网友!感谢粉丝!我用小小的手机叩开这道曾经是那么陌生的财富之门!”
一般这样的水果超市可复制性特别强,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而且面向的客户也是中低端。但牛券水果在微信朋友圈做宣传不是硬生生的推销产品,因为这样的微骚扰,反而会起到负面作用。吴余晓的宣传更多的是展现自己的工作状态、业余生活、买家秀、参与公益事业等正能量的内容,让更多粉丝关注的不仅仅是水果、而是一种情感的吸引。这种情感营销很大程度上拉近了与顾客的距离,其收获的成果也完全不一样了。强烈的危机感让吴余晓发现,只有做水果的高端市场,改变在批发市场进货的方式才行。未来吴余晓还要落实更多水果产地,寻找对接的农场基地,签约推出绿色无公害草莓、柿子以及青芒、木瓜、菠萝蜜等水果精品进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