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的“达沃斯风景”

发布时间:2015-01-27点击率:530

策划词  

  2015年冬季达沃斯论坛年会于1月21日至24日在瑞士东部小城达沃斯举行,来自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余名政商学界人士参加了本次年会。

  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快速发展壮大,中国的优秀企业家们也频频亮相达沃斯论坛。今年,多位中国企业家与总理同行,出席达沃斯。本届达沃斯还举办了两位中国企业家的个人专场,他们分别是阿里巴巴创始人及执行主席马云和华为集团创始人兼CEO任正非。企业家们在世界经济舞台上释放出来的强大表现力和影响力,从一个角度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快速崛起的中国,和正在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商业力量。

  特别关注

  企业家达沃斯之旅:和总理一起向世界解释中国

  2015冬季达沃斯论坛上,“中国”再一次成为关键词。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用大篇幅向嘉宾们解释中国经济基本面、努力打消外界忧虑之时,来自中国的企业家们保持了与总理的步调一致,选择用更多的时间回复外界的质疑、赢得投资地和监管部门的理解,并小心翼翼地表达对国内经济和支柱产业的担心。

  华为董事长任正非在当地时间22日上午的分论坛上畅所欲言,解答外界针对华为的各种质疑:从华为的军方背景,到美国对其“窃取”情报的指控。这不是他第一次做出为自身辩护的防守姿态。

  任正非同样为中国经济基本面做出解释。他说,尽管中国经济增速下滑,进入“新常态”,但对华为业绩不会有冲击。华为2014年销售额增长20%,利润达到19%。任正非称,2015年华为的销售额将达到560亿,继续增长20%。

  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也为其海外投资做出说明,强调格力给投资目的地带去技术、质量和管理,坚持“共赢”的理念。一个月前,董明珠还因为在国内一次论坛上公开指责美的与小米是“两个骗子”而陷入巨大争议。

  董明珠说,最早格力曾在越南建过工厂,但是由于当地的投资环境、风险不可控,加之其他因素,所以最终选择离开。

  “现在我们正考虑在欧洲建厂,但建厂不是为了简单的加工或者贴牌,而是要和当地共同去发展。”董明珠说,有时候“中国制造”在海外是低价的代名词,不是一个高品类的产品,这是我们要改变的。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中国应该在参与世界经济的创造、参与世界经济价值的创造。假如说我们仅仅是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全球化,就是卖中国货的话,我们是不会赢得尊重的。

  同时,马云感谢中国监管部门在过去的几年给予的宽容和支持。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的支持和开放程度是当今世界排第一的。全世界除中国以外并没有任何其他国家诞生真正的互联网金融。中国诞生了,并且发展得那么好,所以中国的监管部门我非常认可。”

  西方国家也对中国市场改革进程的关注度愈发强烈。总理李克强在开幕演讲中就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说道,2015年中国将继续推动重点领域改革,首要任务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李克强说,我们将进行程度更深、领域更广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更多激发市场活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走出去,依然是中国企业家们在达沃斯的关注点之一。格力董明珠说,中国是外国企业投资最看好的地方,但是我们在国外投资的时候,却遇到很多障碍。

  在当地时间21日下午的开幕演讲中,李克强也提到对外投资时说,我们还将创新对外投资的合作方式,中国的高铁、核电、航空、电信等优势产业走出去,对接当地的市场需求。

  政府的推动,依然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输出的强大动力。李克强再次当起了推销员。

  在其演讲结束后的当天,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21日晚间就发布消息说,中国将要构建邻邦旅游大通道,拟议中的莫斯科至北京的高速铁路全程超7000公里,途经中国、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列车运行时间两天,项目投入预计1.5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资本的对外投资仍在继续加大。在中国国内房地产市场近乎饱和的情况下,中国地产商正在大举向美国市场进发。

  《华尔街日报》报道说,总部设在上海的绿地集团正斥资14亿美元,在洛杉矶市中心大兴土木,动工建设美国某开发商上世纪80年代构思的建筑物。在纽约,绿地集团还在筹集大笔资金,准备在布鲁克林区投资50亿美元开发公寓楼。

  在旧金山,中国泛海控股上个月曾宣称,打算买下一个地块兴建一座办公楼,并誓言建成旧金山的第二高楼。

  这一切正在考验中国国内的房地产市场。SOHO中国的张欣在达沃斯说,中国的市场化引领房地产升值的时代已经接近尾声了。由于现在房地产市场已经接近饱和,很少有投资者愿意再进入了。

  李克强则在达沃斯出席与世界经济论坛国际工商理事会代表对话会时,希望给外界吃下定心丸。

  李克强说,中国的城镇化正在稳步推进,潜力巨大。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是长期的,并将带动国内相关行业和产品供给,房地产市场在一段时期内出现调整也是正常的。

  记者手记

  达沃斯究竟是什么?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年会落幕了。记者在前几天经历了各种信息的狂轰滥炸之后终于能平静下来,回过头来思考:达沃斯究竟是什么?

  达沃斯,瑞士东部的一个万人小镇,风景美则美矣,但同周边滑雪胜地的美景相比就相形见绌了。达沃斯人向客人介绍的时候,顶多再加上点信息:这里曾经是肺病患者的疗养胜地。乍听起来好像也并没有很特别。

  每年年初,来自全球各地的2500余名政、商、学界的顶尖人物都要在这里聚一聚。从苏黎世机场下飞机,坐上大巴,辗转两个半小时才能来到达沃斯。在达沃斯的4天里,300多场讨论会,与会人员在天寒地冻中穿梭于会场和酒店之间。且不论令人咋舌的物价,如果一时大意忘了预定,找个吃饭的地方都是大难题。

  几年前首次在这里报道世界经济论坛的时候,记者头脑中的疑问始终挥之不去:就算这些全球顶尖的精英毫不在乎物价,能够忍受种种不便,在4天里快节奏地听人在台上聊聊天,能有什么收获?

  所以也不奇怪有人说达沃斯只是全球精英的俱乐部,每年从四面八方来聚会,联络一下感情。还有人说达沃斯空洞,精英们空谈一阵后完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与普通人的生活毫无关系。

  从表面上看来,这些批评似乎不无道理。如果说在这4天内的达沃斯是世界上千万富翁们密度最大的地方恐怕是错不了的。在达沃斯会场内,与会者名片上大都是平时只能在电视、报纸和网络上看到的如雷贯耳的名称,头上都顶着“星光”。在会场大厅,在街边,在酒店里,随便找个代表聊聊,十有八九会发现他们都大有来头。

  然而,如果仅把达沃斯看做一次轻松而简单的富豪聚会可就大错特错了。达沃斯的论坛年会严肃而紧张,看似简单的讨论对世界形势的发展有着不可小视的推动作用,与普通人的生活其实不无关系。

  世界经济论坛讨论的议题五花八门,涵盖了政治、经济、科技、医药等等多个领域,无论从事哪个行业的人们总能找到相关的讨论会。从地域上看,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地区和国家的发展都在论坛的聚光灯下。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来自各领域的代表在主席台上都是表情严肃而认真的,观点冲突的时候现场气氛甚至剑拔弩张。同时进行的多场讨论会让人不得不忍痛进行选择,想要全部参加、甚至哪怕会后在论坛官方网站上全部听完讨论会的回放几乎都是一种奢望。

  也许正是论坛会议不以寻求答案为目的,让嘉宾在台上能够畅所欲言,会议的讨论才会真实而鲜活。哪怕你对某些领域知之甚少,随意选择一场会议,仔细聆听,一定能够或多或少了解到该领域的当前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当不同的前沿观点在台上和台下相互碰撞,可以想象这种讨论将给与会者带来的启迪和启发,继而通过他们的行动,影响社会发展进程。

  很难确切衡量,论坛对与会的领袖人物未来的发展有着多大影响。在达沃斯的头脑风暴中,说不定哪句话就钻进哪个头脑之中,播下种子,萌生创意,继而发芽结果,随着与会者们回到世界各地,影响你我的生活,改善世界的面貌。这大概就是达沃斯论坛富有长久生命力的奥秘。

  记者观察

  亿万富豪们来达沃斯干嘛:人人想见马云

  在达沃斯论坛上,确实是走路都能撞见个把世界政要或者亿万富豪。这100多位世界领袖和亿万富豪们到底为什么,每年一次来到这个滑雪胜地聚会?达沃斯到底能带来什么?多次报道达沃斯的彭博电视台记者MatthewG.Miller分享了他的答案:寻找信息。他还透露,今年他的意外发现是:今年的亿万富豪们,人人想见马云。

  米勒表示,大部分富豪到达沃斯来,并不是为了财富增值或做生意,他们是为了信息,为了会见政治领袖和企业高管,他们想找到信息,想了解在其他国家发生了些什么,他们不会想在达沃斯听到“我如何花钱,如何赚钱”,在纽约和伦敦有的是地方他们可以听到关于钱的事情。米勒进一步分析,富豪到这里也是为了到这里发言和认识人。这是一个平台,你看如此之多的新闻媒体汇聚达沃斯,看那些嘉宾名单,是因为达沃斯搭建了一个平台,让那些平时很少能见到的人更容易被接触,“今天我交谈的的这些亿万富豪,都不是平时在一般商业环境下容易采访到的。”

  那么他跟踪采访的这些亿万富豪们,他们自己最想见到谁,最想和谁认识?“那个人人都想见的人,就是马云。”米勒回答,“我问那些富豪,你想见谁,我们收到了几十份回复,其中至少一半说想见到马云。”

  福克斯商业频道也有类似观察,特派记者Charlie Gasparino表示,达沃斯确实浪费了很多好的机会,在这样一个世界经济论坛,汇聚如此多世界领袖的场合,许多分论坛却在谈论“如何用依靠政府政策拯救欧洲”,欧洲花费了那么大代价建立的福利国家,经济却陷入困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亚洲。

  他指出,“马云今年在这里,他的出现,是亚洲经济体如创业阶层力量的证据。中国这几年充分拥抱了市场经济,出现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新一代企业家之一马云,创造了世界最伟大的新经济公司之一,阿里巴巴。”

  相关链接

  2015冬季达沃斯

  中国代表团

  “豪华”阵容  

  一年一度的冬季达沃斯论坛于1月21日至24日在瑞士召开。此次中国代表团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领衔,云集了国内政商界的领军人物,参会规格为六年来之最。

  上一次由国务院总理带队出席冬季达沃斯还得追溯到2009年,当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率领成思危、李稻葵、林毅夫、王健林、陈峰、曹国伟等中国政商界代表出席冬季达沃斯。时隔六年,李克强再次以国务院总理身份带领中国代表团出席。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李克强曾以国务院副总理的身份参会冬季达沃斯。

  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随李克强总理出席达沃斯论坛,多名国内市级官员也一并随行。除了政界代表,此次中国企业家代表团的阵容也极为强大,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华为首席执行官任正非、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中投公司董事长丁学东、中国建行董事长王洪章、HTC董事长王雪红、SOHO中国首席执行官张欣、中信资本董事长张懿宸、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等中国商界领军人物也悉数出席。

  中国学术界的参会阵容也引人关注,世界银行前副行长林毅夫、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主任李稻葵等都参与了论坛的议题讨论。此外,国际金融公司首席执行官蔡金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中国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等也参与了此次盛会。

  除了中国代表团的豪华阵容,此次达沃斯也迎来诸多国际政商名流。包括美国国务卿克里、德国总理默克尔、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法国总统奥朗德、南非总统祖马等70多个国家的300余位政界领袖也到场出席。

  全球商界大腕更是悉数云集,包括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雅虎首席执行官玛丽莎-梅耶尔、Facebook首席运营官雪莉-桑德博格、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等。此外,谷歌董事会执行主席埃里克-施密特将担任本次达沃斯论坛的联席主席。

  另外,此次达沃斯还有多达14位诺贝尔奖得主出席,包括经济学家穆罕默德-尤努斯、迈克尔-斯宾塞、物理学家朱棣文、美国前副总统艾尔-戈尔等。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末日博士”努里埃尔-鲁比尼等也出席了论坛。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