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从商业角度审视,不难发现李嘉诚的资本运作不仅带有生意上的合理性,也为中国企业家提供了企业经营的新思路。
对于大多数生意人而言,交易的对象无非是产品和服务,对于李嘉诚来说,则是一间间公司。
资本视野和全球格局是李嘉诚与众不同之处。在他眼中,全球就是一个超越国界的大市场,随行就市、低买高卖则是颠扑不破的生意法则;在他手中,“公司”变成了“产品”,通过收购、兼并、重组、分拆、出售等一系列资本运作手法,实现业务组合和资产配置的优化。
如同一位高明的魔术师,李嘉诚60多年一直不厌其烦地玩着资本魔方的游戏,腾挪转移之间,将那间生产塑胶花的“长江工业有限公司”,运作成为华人世界首屈一指的资本帝国。如今,随着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的重组、分拆,李嘉诚的“资本魔方”又将上升一个新的量级。
在大众传媒与普通民众眼中,李嘉诚那些难以理解的行为往往被解读为“撤资信号”。但是如果我们抛开先入为主的成见,纯粹从商业角度审视,则不难发现李嘉诚的资本运作不仅带有生意上的合理性,也为中国企业家提供了企业经营的新思路。
通过业务重组和架构调整,革除公司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弊端,释放更大的价值空间。
长江实业通过持有49.97%和记黄埔有限公司的股权,控制旗下系列公司的“金字塔式”股权结构,是李嘉诚过去60多年搭建的集团架构。这个架构下,长江实业作为旗舰,在地产主业之外,从事飞机租赁、酒店经营及套房服务、物业及项目管理、基建业务、证券投资等业务。和记黄埔则是另一个多元化业务平台,从事地产、基建、电信、零售、港口、能源等六大核心业务。
可以发现,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均属于多元化企业集团,业务庞杂,并且在基建、地产业务上形成潜在的竞争关系,不利于未来的良性发展,因此存在业务重组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