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发布企业“家底”

发布时间:2015-02-05点击率:587

 2月2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就湖南省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湖南省统计局总统计师、新闻发言人戴乐平发布新闻。

  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从2013年开始,湖南省各级普查机构组织近10万名普查人员,顺利完成了普查准备阶段和普查登记及数据处理阶段的各项工作,现已进入主要数据发布和后期资料开发应用阶段。此次普查的对象是在湖南省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13年年度资料。

  戴乐平介绍,此次普查摸清了湖南的家底,2013年末,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资产超过10万亿元,达100131.51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了1.5倍。其中,第三产业企业资产总计占73.1%。居前五位的行业是:金融业36253.07亿元,占36.2%;制造业18799.71亿元,占18.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2289.27亿元,占12.3%;房地产业11624.85亿元,占11.6%;批发和零售业5865.72亿元,占5.9%。  

  第二三产业五年里增长56.4%

  普查数据显示,2013年末,湖南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共有法人单位40.41万个,比2008年末(2008年是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14.57万个,增长56.4%。产业活动单位49.08万个,增长48%。有证照个体经营户149.83万个,增长13.7%。  

  按行业分:在法人单位中,从事批发和零售业单位9.14万个,占22.6%;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8.97万个,占22.2%;制造业5.99万个,占14.8%。有证照个体经营户较为集中的三个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70.59万个,占47.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5.70万个,占30.5%;住宿和餐饮业10.39万个,占6.9%。  

  小微企业发展情况整体较好

  2013年末,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354.18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425.25万人,年均增加85.05万人。有证照个体经营户共有从业人员442.14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26.33万人。

  按行业分: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制造业394.49万人,占29.1%;建筑业222.44万人,占16.4%;批发和零售业148.25万人,占10.9%。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较为集中的三个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217.43万人,占49.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2.62万人,占18.7%;住宿和餐饮业51.35万人,占11.6%。

  戴乐平认为,从普查结果看,全省小微企业发展整体比较好。主要有3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单位数多而且发展快。小微企业的数量占全部企业法人的95%。第二个特点是小微企业的行业比较集中。集中最多的是在工业,工业占到整个小微企业的26.7%。第三个特点就是小微企业对就业贡献大。2013年末,小微企业从业人员近600万,占全部法人企业从业人员的57.3%。

  “总体而言,从单位个数、行业集中度、就业贡献看,我省小微企业发展是比较好的。特别是去年以来,我省积极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新登记注册企业成倍增加。”戴乐平说。  

  机关事业法人单位占比下降

  戴乐平介绍,2013年末,在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企业法人单位占64.8%,比2008年末提高10.4个百分点;机关、事业法人单位占比下降6.3个百分点。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占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比重为77.3%,比2008年末提高22.9个百分点;机关、事业法人单位所占比重下降4.2个百分点。

  2013年末,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共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3.6万个,占全部法人单位8.9%。其中,文化制造业单位占17.2%,文化服务业单位占73.3%。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93.24万人,占全部法人单位6.9%。其中,从事文化制造业的占53.3%,文化服务业占4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按照国家统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标准,目前湖南省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法人企业2300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0.9%,其中节能环保产业0.12万个,新材料产业0.09万个,从业人员66万人,2013年实现战略性新兴产品收入6千亿元,发展势头良好。

  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国家设立了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就是要把处于初级阶段、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通过政策扶持尽快成长起来。就湖南省的情况来看,该省的创新型企业中间,中小企业的比重很大,以工业为例,45%左右都是中小企业。所以,对该省来讲,如果企业能够有效地把握机遇,缩短成长期,一方面对湖南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重大的推动力,同时可以成为引领湖南经济加快发展的新动力。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